垫江县人民政府 关于2019年度县属重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渝垫国资公司、鼎发公司、兴垫公司、朝阳公司四户县属重点国企2019年度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资产负债情况。县属重点国企资产和权益规模稳定增长,负债有所下降。2019年末,资产总额300.0亿元、增长5.9%,其中流动资产占比74.7%;负债总额133.3亿元、下降2.1%;所有者权益总额166.7亿元、增长13.3%。
(二)经营效益情况。县属重点国企全年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2”字头增长。2019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4亿元、增长21.6%,利润总额3.0亿元、增长28.5%。累计上缴税费1.8亿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0.8亿元。
(三)国有资本投向布局和风险控制情况。2019年末,县属重点国企国有资本总量164.8亿元,同比增加24.1亿元,主要分布在投资与资产管理、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工程建筑等行业领域。风险整体可控,资产负债率44.4%,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四)重大投资项目情况。2019年度,县属重点国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4.0亿元(含东部片区项目)。重点国企经营性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渝垫国资公司向中石化垫江能源公司出资0.09亿元建设加油站项目,与兴垫公司、朝阳公司共同出资0.25亿元成立康科特建筑材料公司建设商品混凝土项目,兴垫公司恺之峰旅游景区项目完成投资0.65亿元,雷家湾精品民宿项目完成投资约0.1亿元。
(五)资产处置情况及县外投资形成的资产情况。2019年县属重点国企实现房屋销售收入1.3亿元、资产租赁收入0.24亿元。鼎发公司在贵州出资0.6亿元参股投资的龙里燃气等三家燃气公司,截至2019年共实现投资收益0.01亿元,其中2019年实现投资收益0.07亿元。
(六)职工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情况。2019年县属重点国企发放工资总额4493.2万元,其中:高管24人,共计发放742.6万元,人均发放30.8万元;职工445人,共计发放3750.6万元,人均发放8.4万元。
(七)践行社会责任情况。助力稳就业,2019年县属重点国企职工人数2078人,同比增加457人,主要系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用工增加389人,新成立兴垫中惠旅公司职工33人;助力脱贫攻坚,县属重点国企扶贫捐款80.8万元,鼎发公司减免贫困户天然气安装费25.9万元;助力城市基层党建,朝阳公司先后资助文毕社区5.1万元用于老年活动中心厨房改造等事项。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努力提高国资监管水平,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一)强改革添活力。一是稳妥推进集中统一监管工作。按照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要求,积极推进国企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县属重点国企在内的集中统一监管改革推进方案,本次改革涉及76户国企,其中整合重组57户,清算注销14户,转让退出5户。改革后,渝垫国资公司、兴垫公司、朝阳公司将分别新增账面净资产约0.2亿元、2.1亿元、0.7亿元。目前集中统一监管改革方案已经县委审议通过,改革工作正有序推进。二是稳健推进混改工作。鼎发公司着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气源保障,增资扩股引进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合作备忘录》签订,开展了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三是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着眼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持续推进企业瘦身健体,2019年督促指导重点国企完成森发林业、祥雨公司等4户子企业清算注销。有序推进重点国企车改工作,重点国企及其各级子企业拟保留经营业务普通用车61辆、取消车辆8辆。
(二)强监管增效益。一是加强工资绩效考核管理。改革工资总额确定办法,出台《垫江县县属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实施办法》,按照“效益增工资增、效益降工资降”原则,建立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全面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初步规范重点国企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了重点国企2019年度考核方案并完成了2018年度的考核工作。二是加强财务监督。2019年,开展财务检查“回头看”工作,督查23户企业整改落实2015-2018年财务监督检查问题92个,帮助企业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加强资产管理。督促企业加强房产、门市等固定资产管理,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尽可能提高其收益。2019年,县属重点国企共实现租赁收入2406万元,同比增长66.2%,其中渝垫国资公司、鼎发公司、兴垫公司、朝阳公司分别实现资产租赁收入1188万元、144万元、224万元、850万元。四是加强债务风险排查。开展渝垫国资公司、兴垫公司和朝阳公司的资产清查,全面摸清了三家公司资产质量状况,针对性提出了改革发展建议。核实后资产总额为232亿元,其中公益性资产103.4亿元、经营性资产128.6亿元(含储备土地92.1亿元),负债总额141.9亿元,其中公益性项目负债78.7亿元、经营性项目负债63.2亿元(含储备土地60.8亿元)。
(三)强统筹促发展。要求重点国企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功能定位,在全县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2019年,县属重点国企完成新征土地1742亩、拆迁1390亩,筹融资获批31.3亿元(其中渝垫国资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12亿申报获批),列入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27个市政、交通、环保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41.7亿元(含东部片区项目),“恺之峰景区”成功创评“4A”景区,销售净化天然气3.42亿立方,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监管机制不健全。国资监管尚未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体制未捋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两会一层”职责交叉不清,运行质量不高,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二是服务发展保障能力不足。渝垫国资公司、兴垫公司、朝阳公司资产规模不大、经营性资产占比低、资信等级不高,筹融资能力有限,资金来源大部分依靠融资下账,2019年度流入资金46.4亿元中,融资所产生的现金流入24.2亿元,占比52.2%。预计到2020年年底平台公司资金仍有缺口5.2亿元,未来三年资金缺口35亿元。三是企业人才建设滞后。企业冗员与企业人才不足矛盾突出,懂经营、善管理、敢担当的企业领导人员欠缺,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身兼数职,“分身乏术”影响履职效果。
四、2020年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2020年我们将切实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力争实现重点国企资产总额345亿元,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0%以内,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收益5600万元以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1%以上。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强化监管体系建设,规范高效推进监管。一是强化国资监管制度建设。紧紧围绕推进重点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全面梳理国资监管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党组织和“三会一层”建设的工作指引,投资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性文件,督促指导企业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按照国资监管从管资产向资本为主转变的要求,出台国资监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规范国资监管机构监管行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三是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围绕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指导企业加快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办法,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培养,提高企业全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二)强化发展统筹,做强做大重点国企。一是抓资源整合。以推进国企集中统一监管为契机,出台推进重点国企高质量发展方案,统筹将经营性国有资产、政府经营性资源整合到渝垫国资公司、兴垫公司和朝阳公司,做大企业资产规模、增加企业经营现金流、改善资产质量、提高企业信用评级,增强企业筹融资能力。二是抓转型发展。稳妥推进经营性项目投资,积极培育效益增长的新动能,推进智慧停车项目、长安大道北加油站项目、恺之峰玻璃观景平台等旅游项目建成投运,商品混凝土项目建成投产,大数据项目引进及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三是抓对外合作。抓好鼎发公司对外投资股权管理,力争完成增资扩股引进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作为战略股东工作,努力推进博杰公司引进战略合作者工作。
(三)强化国企担当,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国企姓国”,督促国企始终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抓好年度重点工作落实。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土地征拆迁工作,年度力争配合完成新征储备土地1790亩、拆迁2132亩。加快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项目今年力争新开工项目57个、加快建设项目34个、完工项目53个,完成投资46.8亿元(含东部片区项目)。加强资金筹措。按照征地拆迁、项目建设、还本付息、对外投资对资金的需求,通过积极向上争资、加强对接金融机构融资、有序推进土地出让等多措并举做好资金筹措工作,全年力争筹融资获批25亿元、完成土地出让收入8.9亿元。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严格贯彻落实纾困惠企相关政策措施,做好租金、水费和气费等减免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