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财政体制创新,开启园区发展新篇章。按照园区职责边界清单,理清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核定财力保障基数,建立增量激励机制,构建适配园区的特色财政体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财政自主权,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财政资金助力,激发园区发展新活力。聚焦“2+1”主导特色产业,精准投放财政资金,推动园区内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2024年以来,园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6家、专精特新企业38家。
三是国有资产盘活,释放园区发展新潜力。深度挖掘园区内闲置低效资产,通过快速理清资产权属关系恢复市场价值,按照“能用则用、能租则租、能售则售、能融则融”的原则,合理制定盘活计划,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盘活变现。截至目前,完成园区内房屋土地资产确权办证86个。
四是招商经费精用,铸就园区发展新优势。锚定主导产业,合理安排和使用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加强对招商引资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