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方位谋划。县发展改革委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各乡镇(街道)及有关业主单位,对全县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梳理,按照“应纳尽纳、应用尽用”原则和有关领域按不低于年度获得上级资金量的5%安排以工代赈的要求,协同编制以工代赈项目清单。
二是全领域把控。行业主管部门围绕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及农业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提出以工代赈项目初步清单,县发展改革委综合把控后提出建议清单,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形成项目清单。2025年全县新建以工代赈项目26个,总投资约2.1亿元,预计吸纳农民工就业1000余人,发放劳动报酬1200余万元,人均增收约1.2万元。
三是全链条监管。强化主体责任。项目业主履行主体责任,按规范要求推进项目建设。强化监管覆盖。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项目监管,定期调度,督导项目按序时进度合规落地。强化验收把关。项目完工后,各有关单位组织联合验收,对项目建设任务、吸纳就业、劳动报酬发放等情况和成效开展综合评价,确保项目充分发挥赈济效果。截至今年3月底,新开工以工代赈项目7个,累计吸纳农民工就业400余人,发放劳动报酬180余万元,同比增长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