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早预防,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组建“公路医生”排查小组,对辖养G243、G350、S205等国省道开展汛期公路“健康体检”,通过智能交调系统实时掌握交通状况和天气变化,并结合人工巡查监测急弯陡坡、临崖临河重点路段和桥、隧、涵重点部位。同时,抓好公路沿线附属设施养护工作,对缺失标牌、减速震荡标线、里程桩等进行维修更换。入汛以来,累计巡查公路里程4500公里,排查治理一般安全隐患17处,新增道口桩182根,清理过期标志牌、非公路标志牌100余套。
二是快处置,保障路面桥涵畅通。针对极端暴雨天气导致的树木倒伏、边坡塌方等威胁公路安全的险情,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抢险作业,对道路垮塌土石、淤泥、倒伏树木进行清理,对堵塞的排水沟、涵洞进行疏通,对暂时难以清理路段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截至目前,已出动应急人员40余人次,应急车辆 10余台次,应急机械6台次,清理塌方300余立方米,清理倒伏树木20余棵。
三是强保障,完善预案充足物资。完善汛期公路防汛抢险工作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对原有应急物资进行了盘点摸底、分类归置,应急保畅车辆及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加强与气象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恶劣天气预警预报协同联动机制,及时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