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育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基层政务公开>领域信息公开>义务教育领域>教育概况>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垫江县2024年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日期:2024-11-21 来源:县教委
        

20248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着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一年来,垫江县学校体育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国家、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落实落细学校体育工作,走深走实体教融合,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中小学校68所,其中,小学49所,在校生38831人;初中7所,在校生8039人;完全中学8所,在校生30388人;高中1所,在校生73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所,在校生7215人。

现有专职体育教师370人,兼职体育教师240人,本年度新招入体育教师19人。全县学校共有体育场馆12个,面积达14584平方米。游泳池4个,面积800平方米。篮球场178块,足球场63块,排球场28块,学生体质测试室69个。

二、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加强课程落实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落实体育课程计划、扎实开展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县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1-2年级每周为4节体育与健康课,3-6年级每周为3节体育与健康课。初中一年级每周为4节体育与健康课,初中2-3年级每周为3节体育与健康课,高中各年级每周为2节体育与健康课),开课率为100%。县教委通过体育专项督导、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校的体育课程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有效杜绝了挤占、挪用体育课的现象。

(二)全面加强活动开展

我县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体教融合,落实落细中小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校园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一是严格常规管理,推动体育发展。督促并指导各校制定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举行覆盖全县中小学的垫江县第八届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比赛,并将比赛结果纳入学校体育专项督导评估,实行课内+课外”“集体+个体”“兴趣+技能”“普及+特色四个结合,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学校体育发展。二是丰富体育赛事,营造良好氛围。全县中小学校已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构建班、校、学区(共同体)、县、市级五级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分年级、分学段、分等级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促进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做到各校每周有体育活动、每月有体育赛事,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一年来,县教委与县文化旅游委一起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垫江县2024—2025年度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计划的通知》,成功举办中小学生乒乓球、足球、网球、游泳、田径、篮球等6个赛事,首次将光电射击”“击剑”“棋类”“羽毛球”“武术纳入学年度常规赛事,进一步丰富了全县学生体育赛事,为全县各校展示体育训练成果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功承办重庆市2024年校园足球总决赛(初中女子乙组)的比赛;组队参加了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高中组获团体第一名,初中组获团体第三名)、市七运会板球U13女子组比赛(获全市第二名),2024年重庆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获优秀组织先进集体),以赛促训、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真正的将教会、勤练、常赛落到了实处。有力地推动了体教融合的走深走实。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普及游泳教学。各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整合利用各类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建设游泳场地设施,多渠道充实师资力量,全面开展游泳教学。9月份在新民小学成功举办了垫江县首届游泳比赛,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62支代表队342名游泳队员参加比赛,为游泳教学普及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四是保障活动时间,培养良好习惯。各校根据场地、器材、师资、特色项目等实际情况,开展学生乐于参加、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且丰富多彩兼顾趣味性的活动项目,真正做到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爱好。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三)全面加强体质监测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7月份制定并下发了《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通知》,9月份组织召开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及上报工作会,进行专题部署和业务培训。近年来,全县的体测上报率、视力数据上报率均为100%。体质监测2023年优秀率7.47%,较2022年提高2.02个百分点、良好率24.54,较2022年提高0.84百分点、及格率93.20%,较2022年提高0.52百分点。

(四)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教育的根本在教师。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体育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专业的技能支撑。本年度,我县体育教学生师比为139.29:1,较2023年降低了7.94个百分点(2023年体育教学生师比为147.23:1。其中小学为95.28:1、初中为159.78:1、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为223.25:1、完全中学为233.06:1、中职为279.3:1)。2024年全县新招入体育教师19人(其中小学7人、初中3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人、完全中学7人)。师资配备得到明显改善。

(五)全面加强条件保障

2024年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全力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本年度,全县学校体育经费支出1137.54588万元,(体育场地经费支出878.13万元,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113.31588万元,体育工作经费支出146.1万元),较2023年(489.281435万元)增加648.264445万元,增长132.49%,大力改善了全县各中小学体育办学条件。全县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100%,为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存在的不足

(一)城乡校际之间差距较大

由于乡镇学校生源急剧萎缩,师资年龄老化,办学规模不断缩小。不管是师资配备、体育场地建设、还是体育经费支出,乡镇学校和城区学校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师资配备上,乡镇学校体育教师面临年龄老化的严重问题,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专职体育教师退休后无专业的专职体育教师。

(二)体育教育教学有待加强

受社会、家长重文轻体思想的影响,部分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随意性较大,个别教师担心安全意外,教学内容不敢上强度、难度,因此,体育教学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更达不到教会学生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的目的,制约了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制约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结果和优良率。

(三)场地、器材利用有待提升

部分学校器材使用率不高,室外器材缺乏基本的维修维护,室内器材摆放不规范。部分学校因出于安全考虑,很少使用室外器材(如单杠、攀爬架、双杠)。严重制约体育教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体育课程开课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率、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严禁挤占体育课,严禁开展放羊式体育教学。

(二)进一步加强体育训练

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后延时服务,加强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强化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作用,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提倡上下午各开展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

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校内体育周赛、月赛、季赛;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等体育竞赛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进一步落实《重庆市中小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实施方案》,推进学校专项体育技能发展。组织开展体育教师国家、市、县级专项培训,举办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课例比赛,提升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专项业务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体教融合

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示范校建设,打造一批体教融合典型案例。与县文化旅游委体育发展中心协同配合,共同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及教练员培训等,打造1—2个品牌赛事。

(六)进一步加强特色创建

着力推进学校体育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方式方法变革,鼓励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持续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特色。

(七)进一步加强督导评估

严格按照《垫江县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将学校体育政策措施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测评、支持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完善义务教育体育质量监测体系,强化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情况的抽查复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