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育委员会>政务活动

县教委“五到位”构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日期:2023-06-26

近年来,垫江县教委把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办学育人的重要一环,着力强化政府引领、学校主导、基地参与、课程支撑、要素保障,努力构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体系。2023年6月,垫江县被市教委认定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一是高位统领,工作机制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五育并举的战略高度布局谋划劳动教育工作,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垫江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垫江县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拟定《垫江县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二是因地制宜,场地配置到位。全县76所中小学均按要求配图1间以上学校劳动教室,结合地域元素、师资力量,因地制宜创建 “农业+”“生态+”“非遗+”“乡村振兴+” “科技+”等特色鲜明的综合实践基地。将垫江三合湖湿地公园、凤山公园、金桥生态现代农业园、鹤游荷花园等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新平台。目前,建立市级劳动(社会)实践基地3个,县级劳动(社会)实践基地10个,校级劳动实践基地46个。

三是兼容聚力,师资建设到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全县拥有劳动技术课教师68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130余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培训+观摩+研讨+实践”的方式,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聘请劳模、职业学校教师、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22人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劳动教育“师资”。

四是抓常出新,课程实施到位。严格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积极开展手工制作、电器维修、厨艺烹饪、内务整理等各类劳动实践展示、竞技和评比活动,筑牢劳动的课堂主阵地。坚持班级劳动制度化、家务劳动常态化、校外劳动规范化,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社会公益活动、劳动周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各学校立足本土特色、校本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契合时代、贴近学生的校本特色课程19个。注重课程实施研究,近三年承担市级劳动教育课题4个、启动县级劳动教育课题6个。

五是建章立制,评估督导到位。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评价管理,制定《垫江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以“劳动学业评价+劳动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的评价内容,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和学校综合考评中,从学校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清单制订、学生劳动实践成效等方面立体化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