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科学技术局>政务活动

防止个人信息泄漏建议

日期:2020-09-23

    1. 在一些小网站或者不知名网站注册时谨慎填写真实个人信息。

一些小网站由于安全措施不强,容易被黑客所攻击,从而导致网站注册用户的信息泄露,同时这些小网站对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将用户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

2. 定期对手机和电脑进行木马病毒的查杀。

手机和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感染木马病毒,这些木马会将手机或者电脑中的信息发送到编写者指定的位置,因此我们需要定期使用安全工具对手机和电脑并行病毒查杀。同时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不打开危险链接,不浏览非法网站。

3. 谨慎上传身份证照片,上传身份证时在照片上加上表示用途的文字。

在密码找回、支付工具认证、网上申请信用卡的时候需要我们上传身份证照片,一定要谨慎,坚持”能不上传就不上传“的原则,上传照片时一定要加上表示该照片用途的文字水印,同时水印要与身份证的文字有一定的重合,不要全部在空白处。

4. 不在公共场所随意连接未知Wi-Fi,尤其是未加密的Wi-Fi热点。

连接未知的Wi-Fi可能会在我们使用该Wi-Fi的过程中个人信息就不知不觉地被黑客所窃取,尤其是未加密的Wi-Fi,传输数据也是未加密的,因此极易造成信息泄露。

5. 和陌生人聊天时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在即时通讯通讯工具普及的今天,我们经常会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在聊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透露个人信息,涉及金钱交易时更要多加防范。

6. 在网上求职时尽量选择大型知名的求职网站。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投递简历,很多公司也青睐于在网上招聘,这时我们一定要选择正规大型的求职网站,能够尽可能地保证我们填写的个人信息及上传的简历不被泄露。

7. U盘里尽量不要保存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如果保存了建议对U盘加密。

U盘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移动存储工具,但是我们经常遇到U盘丢失的情况,因此尽量不要在U盘里存储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如简历),如果保存了建议对U盘进行加密,这样即使U盘丢失也不会造成里面的信息泄露。

8. 电脑、U盘、手机等电子产品淘汰时使用防数据恢复工具对其存储进行格式化并写入其他数据,防止不法分子恢复电子产品中的数据。

懂一点电脑知识的人都应该清楚即使格式化磁盘也是可以将里面数据恢复的,所以我们淘汰电脑、手机、U盘等设备时,要对其进行反数据恢复操作,防止别人使用软件恢复这些产品中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中就可能包含个人信息。

9. 包含个人信息的纸张单据(如快递单、火车票等)丢掉前要抹掉上面的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网购,快递单已经成了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一些人收到快递后将包装随意丢弃,这样快递单上包含的姓名、地址、手机号码以及购买物品的信息就泄露了。火车票丢掉前要将包含姓名、身份证号以及二维码的部分进行涂抹或者撕成几部分,切勿随意乱扔。

10. 社交工具上尽量不要填写太多的个人信息。

移动互联时代,已经颠覆了传统的交友方式,这些社交工具往往需要我们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其他人也是可以看见这些信息的,因此尽量不要将重要的信息填写在上面。

最后,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者因为信息泄露造成损失之后应该选择立即报警,寻求警察的帮助,如果查到信息泄露源头,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