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局>政务活动

县民政局:心系民生踔厉奋发 惠民有感笃行不怠

日期:2023-10-16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县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先行探索、深耕细作到见行见效,在追求发展速度、改革力度、民生温度的征途中,奋笔书写了让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群众的民生答卷。

一、强化改革意识,让弱有所扶、困有所助更有力度。

救助改革凸显主动深化“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坚持“动态调标、扩围增效、主动救助”,县民政局着力推广“救助通”线上申请,“帮代办”线下服务,同时,依托“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对全县低收入家庭开展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努力实现救助范围从“在册”向“潜在”、方式从“事后救”向“事前防”,内容从“保生活”向“全面扶”的转变。截至8月,累计排查困难对象24130人次,线上受理救助申请2841件,城乡低保环比增长0.28%,同比增长9.32%,人数增幅居全市第一

扶弱助残显著增强深化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改革试点,县民政局坚持区域化统筹,打造澄溪、曹回2个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专院,健全失能、半失能照护体系;投建桂阳文毕、新民城北2个“渝康家园”,与县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定向合作,积极为特困精神病人提供专业医疗和生活照料。

二、坚定改革决心,让治有所显、民能所主更有强度。

议事协商主意多深化“幸福连心桥”民主议事协商品牌,搭建“党建+”共治网络,探索积分制管理,“四民工作法”(议事议分、决策定分、监督念分、管理管分)融入村民小组事务办理全过程,村民参与村级事务从“被动”到“主动”,邻里交往从“各扫门前雪”到“有事同商议”,打造“面对面协商,心沟通”的自治“连心桥”

边界管理智能化探索“互联网+边界”远距离可视化巡查界桩模式,6条县级界线维护方式不断更新,界线监控“千里眼”实现“足不出户查边情”

三、担当改革责任,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护更有温度。

养老改革惠民有感民政局先行先试,整体推进全县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成功引入3000余万元社会资本提档升级机构安全设施、养老设备适老环境,积极构建“1+26+N”区域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行“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养老模式奠定基础,改革以来,新增养老床位680张,净增入住老人296人。

关爱保护护航成长出台全市首个《涉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社会救助实施细则》,首创为农村留守儿童购买商业保险,开展“守护童心”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莎姐守未”专项行动环境整治,将未保工作纳入全县“平安建设”内容,完善六大机制、健全四级联动,探索“1460”未保工作新模式,成功跻身全市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协调联动机制试点工作的两个试点区县之一,县民政局入围2023-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四、挑起改革重担,让惠民殡葬、婚俗改革更有广度。

殡葬改革持续深化成立县殡葬改革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争取中央资金785万元升级殡葬设施、投建骨灰堂。惠民殡葬活动纳入全县“我为群众办实事”“一件事便民服务改革”重点民生事项,累计减免群众治丧费用364万余元,惠及丧属1292家次。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摸排整治,拆除活人墓12座,关停非法治丧场所4处,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未出现负面舆情。

婚俗改革初显成效全面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完善设施、升级设备、美化环境、提升服务,婚姻登记水平持续提升,县婚姻登记处2021年获评市级“巾帼文明岗”,2023年获评第八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开展节假日登记、特邀嘉宾颁证、“家和计划”婚姻辅导、拍摄婚俗情景短剧,婚姻服务重创意求新意。深化婚俗改革,连续举办垫江县集体婚礼,推广“天马经验”、红黑榜积分、家风家教建设,推动婚事从简、婚俗从新婚俗改革试验新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