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农业农村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日期:2021-05-31

县政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按照《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工作要点》要求。县农业农村委,着力提高全委干部职工法治理论,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扎实开展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工作,促进“三农”事业发展。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委五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及县委十四届第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县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认真抓好组织部署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了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农业农村委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党工委书记、农业农村委主任为组长,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农业农村委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科长,委属站所负责人为成员。法规科,负责法治建设日常工作,牵头机关、站所开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普法宣传、行政许可等工作。

(二)开展目标考核。为促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我委将法治建设为部门法治建设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三、强化法治学习、提升法治素养

农业农村委始终把学习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持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委五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纳入干部职工主题党日、学习强国、重庆干部网络学院、重庆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学习活动中,明确干部职工要认真学、反复学、深入学,做到入脑入心、学以致用,增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政治担当。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线上线下学习和考试。通过领导领学,全员学法、党员干部带头守法、执法人员用法,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

四、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深化法治宣传

突出专业领域普法,组织开展“农业法律宣讲活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法规规章作为年度农业法律宣传普及重点。一是积极开展内部集中学习,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执法人员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度和认知力。二是在农业生产季节、法制宣传月、质量安全周、绿剑护农等行动中,加强乡镇、村社宣传,出动执法宣传车15次、发放、张贴法律法规宣传单2万份、横幅、标语200余条,垫江电视台、报社、垫江论坛、掌视垫江新媒体宣传13次,举办农业法律宣讲6场次,典型案例宣讲3场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普及农业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五、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加强案件审核把关,严格实行执法机构提交证据及处理建议、法制工作机构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把关审定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各项规章制度,将部门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纳入对科室、个人的目标考核,保证了行政执法的质量;积极推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各行政执法单位认真执行《重庆市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暂行规则》,严格按照《重庆市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指导标准》开展行政处罚,促进执法单位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提高了办案质量。明确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应坚持合法、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执法程序启动、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职业律师为我委常年法律顾问,对重大的行政决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审核。

(二)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作用,通过探索建立有效的农业行政执法效果评价体系和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畅通投诉、举报、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渠道,一方面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的约束。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对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责任及时查处、追究。

(三)坚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农业农村委严格要求委属相关单位农业执法人员必须参加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并经公示后,方可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申领资格证。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和行政执法或直接与相对人接触时,应首先出示执法证件后,再进行执法行为,要文明执法、执法公正。

委属各相关执法机构,无一件因工作过错而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无违纪、违法、犯罪案件。

六、深化日常行政检查和专项行动相结合,大力打击违法行为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为纲要,统筹农业综合执法、植保、渔政、动监、农机等执法工作,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原则,开展日常行政检查,认真落实市农业农村委专项执法行动部署。强化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和初级农产品的执法监督,加强动植物和动植物物产品检疫监督,加强生猪屠宰、植保、渔业船舶和农机安全监管,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组织开展养殖场“瘦肉精”专项监测工作、兽药饲料使用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农药专项整治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水产养殖尾水、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专项排查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天然水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和春季禁渔行动、秸秆露天焚烧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2020年以来,立案各类违法案件144件,罚款30.022万元,没收销毁非法捕捞渔网渔具。

七、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农业农村委始终坚持扎实开展简政放权,深化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遵循诚信原则,强化契约精神,尊重和保护私权。引导产业资本推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法履行各种合同义务和政策承诺。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实施流程再造,优化环节、减少程序、精简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提高网上可办率,推进一窗受理等便民化措施。做到依法审批,每个审批环节、时限责任到人。做到申报材料一次性告知、及时审查申报材料和现场审查并出具“一单三书”。做到零投诉、零失误,建设优质的服务窗口。2020年来,受理863件,准予许可852件,不予许可11件,承诺时限办结率100%。

八、主要问题和不足

2020年工作既取得可喜成绩,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待持续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待逐步养成、执法体制改革有待不断深化、整体执法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和农业资源环境执法力度及水平有待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与执法工作需要很不适应、“放管服”改革的深度广度力度均需要不断拓展和强化等。这些薄弱环节,都是今后持续努力的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

九、2021年农业农村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建议

(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学法、守法意识。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大力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为县农业农村委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安排法治专题学习。

(二)整合农业农村执法队伍,强化农业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严格依法履职尽责。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观念,不断完善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及运行机制,推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规范、高效运行。一是对我县市场经营的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二是开展绿剑护农行动,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的规定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分别进行督促检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击制假售假的坑农害农行为。三是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让人民“吃得放心”。四是进一步提高动植物防疫检疫水平,强化动植物物防疫、检疫,动物屠宰执法检查行动,加大巡查力度,巡查范围。六是切实加强渔业非法捕捞执法保障渔业生态资源。七是加强农机道路安全监管和春耕农业机械巡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七是有序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分散的农业执法队伍,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规范化建设,规范农业执法行为,保障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农业资源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办件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