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农业农村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咨询问答库

【农业牧业】如何规范制种经营秩序?

日期:2022-12-13 来源:县农业农村委

严格执行《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企业和农户合法权益。一是备案制。入垫开展水稻制种的企业须持有生产经营许可资质到县种业发展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委)申请备案,备案企业由县种业发展办公室协调制种规划区乡镇政府安排并落实基地,对未经县、乡备案同意,擅自入垫开展制种的企业,取消全部扶持政策,严禁无证或租借生产经营许可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是统一合同文本。制种合同由制种企业法人与制种基地村民委员会主任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社(其他新型经营主体)法人代表签订,严禁代制人员与村(居)、合作社(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签订制种合同。三是试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制种企业和制种生产主体双方约定,由制种企业按照50元/亩的标准到县种业发展办公室缴存风险抵押金,对抵押金实行专户管理,也可由制种企业提供相应担保。当年合同履约完毕且未发生违规违法的,一次性退还;发生违规违法的,依法处置完毕后,剩余部分给予退还。四是设定种款兑付期限。制种合同要明确种款兑付期限,按时兑付,不得拖欠,杜绝留尾款套基地的不良行为。当年制种款未全部兑付的企业,次年不得在垫江从事制种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加强诚信建设。合同双方(制种企业和制种生产主体)认真遵守合同约定内容,对违约者追究违约责任,同时纳入诚信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