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水利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依法管水治水,为垫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就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把握法治方向,推进法治建设规范化
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和遵循。县水利局始终坚持通过规范文件管理和规范行政执法,强化法治建设规范化。一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二是认真落实执法规范。根据《重庆市水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重庆市水行政处罚第一批免予处罚清单(试行)》,对水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自查自评,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行为,提升办案水平。
(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一是行政决策民主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关规定,重大行政决策提交审议前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二是行政决策法治化。充分发挥局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开展规范性文件、合同、重大行政决策、依申请公开答复等合法性审查30余次。三是行政决策科学化。健全水利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县级水利建设项目和涉水行政许可事项技术审查等专家库,充分发挥智库功能,全年共召开涉水专题专家评审会110余次,保障行政决策科学化运行。
(三)探索联动联合,推动水行政联合执法
水行政执法不能单打独斗,通过赋权乡镇(街道)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推动联合执法。一是深化横向协作配合。联合公安局、环保局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全面提升我县水行政执法效能。2024年共收集水事违法案件线索35条,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6件、罚款23.14万元。二是做好水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开展水事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有效预防和处置矛盾隐患。全年共办理群众信访103件,受理率100%,按期回复率、办结率100%。
(四)坚持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是根据全渝通办相关要求,为统一市、区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外公布的办事指南,确保同一事项在全市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事项实施规范统一,市水利局通过“渝快办”平台的管控功能将相关要素(包括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事材料等)进行了统一管控(区县无法修改),实现了市、区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政务服务办事标准完全一致,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二是建设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审批一件事。该“一件事”可同时办理“取水许可”、“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专用水文测站设立、撤销审批”3个行政许可事项,由市水利局统一梳理流程,并上线运行。项目若涉及“取水许可”、“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专用水文测站设立、撤销审批”中2个及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原则上按照《编制大纲》编制为一本报告,作为建设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审批一件事一次性申请报批。项目若涉及市级许可权限,由市水利局统一组织集中审查,按许可权限分别出具许可文件,若仅涉及区县许可权限,由项目所在区县组织集中审查并出具许可文件;2024年我县完成2件建设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审批。三是涉水事项电子证照为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和河道采砂许可电子证照;无“奇葩证明”,无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任何方式设置变相行政许可事项。全年完成审批件58个,其中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0个,取水许可报告书3个,洪水影响评价评价报告10个,初步设计报告8个,占用或影响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等水利工程设施的审批1个;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11个,取水许可报告表4个,洪水影响评价简易程序11个。
二、认真履职,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高度重视、带头学习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局党委(扩大)会议、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学习研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等重要内容,务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二)履职尽责、强化考核
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专题研究水利法治政府建设、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安排部署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抓细抓实领导干部现场述法,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强化述法结果运用,压实法治建设责任。认真抓好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逐项细化落实措施,确保各项法治建设任务在水利系统走深走实。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印发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完成“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自评。组织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法治理论学习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为100%。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惜水、节水、爱水的良好氛围。
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需进一步提升。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专业力量与工作任务相比仍显薄弱,虽然有法律顾问共同开展工作,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老龄化且后备力量不足,在日常执法工作中难以全面展开,在大型活动中力量明显薄弱,执法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工作创新有待加强。工作过程中按部就班,创新思维不够,如何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创新法治政府建设,仍需不断探索。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法制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履职能力;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持续加强水行政执法的能力建设,加强对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和乡镇赋权执法事项的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全面推行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三是加强监管,推动依法履职。全面履行法定职能,加强行业监管,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依法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
四是加强宣传,推进法治运用。继续营造法治宣传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全生产月”和“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水利普法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水利系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