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环境应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演练情况

[ 索引号 ] 11500231008678916C/2024-0001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垫江县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4-02-08 [ 发布日期 ] 2024-02-08

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修订)


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修订)

















二O二三年十一月


目录

1.总则- 1 -

1.1编制目的- 1 -

1.2编制依据- 1 -

1.3适用范围- 1 -

1.4工作原则- 2 -

1.5事件分级- 2 -

2.组织指挥体系- 3 -

2.1组织指挥机构- 3 -

2.2现场指挥机构- 3 -

3.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 3 -

3.1监测- 3 -

3.2预防- 4 -

3.3预警- 4 -

3.4信息报告- 7 -

4.应急响应- 8 -

4.1响应分级- 8 -

4.2响应措施- 9 -

5.善后工作- 13 -

5.1损害评估- 13 -

5.2事件调查- 13 -

5.3善后处置- 13 -

6.应急保障- 13 -

6.1队伍保障- 14 -

6.2物资、装备与资金保障- 14 -

6.3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14 -

6.4技术保障- 15 -

7.宣传、培训和演练- 15 -

8.附则- 15 -

8.1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15 -

8.2预案管理- 17 -

8.3预案实施- 17 -

8.4预案解释- 17 -

附件1- 18 -

附件2- 25 -

附件3- 26 -

附件4- 27 -

附件5- 29 -

附件6- 30 -

附件7- 31 -

附件8- 32 -

附件9- 33 -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机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综合防范与应急处置能力,科学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垫江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以及垫江县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垫江县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核与辐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按照《垫江县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垫江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开展。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政府领导、部门联动,企业为主、专家支持,社会救援、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

1.5事件分级

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详细分级标准见附则8.1。

2.组织指挥体系

2.1组织指挥机构

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应急局统筹协调下,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实行指挥长负责制,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应对工作。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抢险救援、污染处置(下设专家组)、应急监测、医学救援、应急保障、舆论引导、社会稳定、善后工作、调查评估等工作组(职能职责见附件1)。

2.2现场指挥机构

县政府负责一般、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成立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制订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开展污染处置、应急监测、医学救援、人员疏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善后安抚、舆论引导和事件调查等各项工作。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牵头应对,县政府实施先期处置,配合市指挥部开展应对工作。

3.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

3.1监测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监测体系。县生态环境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委、县卫生健康委、县城市管理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监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分析和研判有关信息。县应急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定期对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有毒有害物品及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进行检查。要加强信息共享,发现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的,要及时通报县生态环境局。

3.2预防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管理,督促有关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识别、登记、评估和防控工作,并根据存在的风险、隐患,完善和优化应急预案。要加强对有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的检查,及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督促有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及时整改。要督促有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排查并及时整改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应急设施设备;结合突发环境事件应对需要,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设备、物资、器材,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要按规定报县生态环境局备案。

3.3预警

3.3.1信息收集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群众投诉举报等多种渠道,主动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进行收集、甄别,预判级别,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并通报县生态环境局。

3.3.2预警分级

可以预警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等级。

蓝色预警: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可能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致使生态破坏、少量人员中毒伤亡的。

黄色预警:情况比较紧急,可能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或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致使较大生态破坏、较多人员中毒伤亡的。

橙色预警:情况紧急,可能发生重大突破环境事件,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致使生态破坏严重、众多人员中毒伤亡的。

红色预警:情况危急,可能发生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或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致使重大生态破坏、重大人员伤亡的。

预警级别标准生态环境部或市生态环境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3.3预警发布

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事件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内容。可以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或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当面告知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

蓝色和黄色预警信息由县政府或县政府授权的单位发布,橙色和红色预警信息由市政府或者市政府授权的单位发布。县生态环境局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进行研判,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向县政府提出预警级别建议。

3.3.4预警行动

预警信息发布后,可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分析研判。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及时进行分析研判,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视情况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2)防范处置。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件苗头。在涉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利用各种渠道告知公众避险,提前疏散、转移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对可能涉及跨界污染的,及时向相邻区县人民政府通报情况。

(3)应急准备。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并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相关企业加强环境监管,立即组织开展环境监测,适时掌握污染动态。

(4)舆论引导。及时准确发布事态最新情况,公布咨询电话,组织专家解读,加强相关舆情监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3.3.5预警调整和解除

发布预警信息的单位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预警信息的单位应当及时宣布解除预警,并停止采取有关措施。

3.4信息报告

3.4.1报告方式和途径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采取应对措施,立即向县生态环境局、所在地乡镇(街道)、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事态发展情况和先期处置情况。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可以通过74688819向县生态环境局报告。

县生态环境局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限、程序,30分钟内电话、1小时内书面报告县政府,同时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并通报县级相关部门。

初判为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可能(已经)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县生态环境局和所在乡镇(街道)要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掌握情况,并同时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县政府在初步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市政府报告。

3.4.2报告内容

信息报告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质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受影响情况、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容。

3.4.3信息续报和终报

对首报时要素不齐全或事件衍生出新情况、处置工作有新进展的,要及时续报,每天不少于1次。在初报基础上,报告有关监测数据、发生原因、过程、进展情况、趋势分析、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效果等情况,并附应急监测快报、监测点位分布图、污染分布及变化趋势图等资料。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要书面终报,包括措施、过程、结果、潜在或间接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等。

3.4.4信息通报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县生态环境局要及时向县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因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县生态环境局。

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可能涉及相邻行政区域的,县政府及县生态环境局应当及时通报相邻行政区域同级人民政府及生态环境局。接到相邻行政区域通报的政府及生态环境局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4.应急响应

4.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应急响应从高到低分为I级、II级、Ⅲ级和IV级四个等级。

初判发生一般、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分别启动IV级、Ⅲ级应急响应,由县政府(县指挥部)组织应对。初判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分别启动Ⅱ级、I级应急响应,由市政府(市指挥部)牵头应对,县政府(县指挥部)实施先期处置,并配合市指挥部开展应对工作。

应急响应启动后,应当根据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情况和发展态势适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事态发展到需向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其他区县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请求支援时,由县政府(县指挥部)协调。

4.2响应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开展先期处置,第一时间通告周边区域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超出涉事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报告请求援助。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迅速明确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力量开展应急处置,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和消除污染。

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4.2.1现场污染处置

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和控制厂(场)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料,防止泄漏物料进入外环境造成污染,并立即做好消防废水、废液等污染物的收集、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法处置进入外环境的污染物时,县生态环境局要立即调集设备、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控制污染扩散。

县生态环境局会同事发所在乡镇(街道)组织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提出污染处置建议。县指挥部组织制订综合治污方案,采用监测和模拟等手段,追踪污染气体扩散途径和范围;采取拦截、导流、疏浚等方式,防止水体污染扩大;采取隔离、吸附、打捞、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消毒、去污洗消、临时收贮、微生物消解、调水稀释、转移异地处置、临时改造等污染处置工艺,或临时建设污染处置工程等方法处置污染物。必要时,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限制生产、停产等临时应急措施,减轻环境污染负荷。

危险化学品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县应急局要会同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公安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督促涉事企业或经营者开展处置;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法处置时,县应急局要会同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公安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调集设备和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县公安局、县交通局要会同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督促涉事企业(运输单位或供货单位)或经营者开展处置;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经营者无法处置时,县公安局、县交通局要会同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调集设备和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如遇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不明,县生态环境局要会同县公安局、县应急局等部门以及事发地乡镇(街道)对污染源开展调查,查明涉事单位,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污染范围,切断污染源,调集设备和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4.2.2转移安置人员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事发地及影响区域气象、地理环境和人员密集度等情况,设立现场警戒区、交通管制区和重点防护区,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方式和途径,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和可能受影响地区的居民,确保生命健康安全,并妥善做好转移人员安置工作。

4.2.3医学救援

迅速组织当地医疗资源和力量,对突发环境事件伤病员进行诊断治疗,根据需要及时、安全的将重症伤病员转运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强救治。开展受污染人员的去污洗消工作,采取保护公众健康措施。视情况增派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调配急需医疗物资,支持医学救援。做好受影响人员的心理援助。

4.2.4应急监测

加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等应急监测工作,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21)和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性质以及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等,制订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明确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布点及频次,调配应急监测设备、车辆,及时准确监测,确定污染范围和程度,掌握污染态势,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4.2.5市场监管和调控

密切关注受影响区域市场供应情况及社会反映,加强对生活必需品等重要商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等。

4.2.6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通过政府发布新闻通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有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起因、损害程度、影响范围、应对措施、需要公众配合采取的措施、公众防范常识和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等。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要在5小时内发布全部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4.2.7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哄抢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4.2.8响应终止

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条件已经排除,势态得到妥善控制,污染物质降至规定限值以内,造成的环境危害基本消除,已无发生次生、衍生灾害可能,应当终止响应。

5.善后工作

5.1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依法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

5.2事件调查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和性质,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处理建议。

5.3善后处置

及时组织制订补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工作方案;对受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采取措施予以恢复,对清除污染效果进行总体评估;对紧急征用的物资和调集的社会力量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结算和补偿;保险机构及时开展相关理赔工作。

6.应急保障

6.1队伍保障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开展训练和演练。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环境监测队伍、公安队伍、消防队伍、相关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及其他相关方面应急救援队伍,要积极参加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应急处置、调查处理等工作,提高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要加强环境应急专家队伍管理,为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案、评估污染损害、开展调查处理等工作提供决策建议。

6.2物资、装备与资金保障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辖区内环境风险特征,分级、分类储备污染源切断、污染物控制、污染物收集、污染物降解、安全防护、应急通讯和指挥以及应急监测等物资装备,鼓励支持社会化应急储备,保障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存储、调拨、供给。要加强对环境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的动态管理,将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统筹纳入应急物资库建设。县财政局要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所需必要经费。

6.3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保障应急处置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需要;要加强公路、铁路等运输运力协调,保障人员、物资、装备、器材的运输;要加强应急交通管理,保障应急救援车辆和物资优先通过。

6.4技术保障

依托市县两级环境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化集成、分析处理、污染损害评估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支持先进技术和装备的购置安装。

7.宣传、培训和演练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向公众宣传本预案相关环境应急知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部门应急联动水平,提升公众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要定期开展应急培训,特别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源管理人员的培训,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和要求,做好实施应急预案各项准备。要定期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增强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

8.附则

8.1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8.1.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8.1.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县(自治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造成跨省(区、市)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8.1.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造成跨区县(自治县)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8.1.4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区县(自治县)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因环境污染造成村、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

上述有关数量表述中,“以上” 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预案管理

县生态环境局组织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开展预案评估工作,结合国家和市级预案的相关调整,以及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情况,及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或修订本辖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注重与本预案有关内容的衔接。

8.3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垫江府办发〔2017〕43号)同时废止。

8.4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县生态环境局负责解释。

附件: 1.县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和各工作组职责

2.环保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通讯录

3.垫江县应急救援专家库人员名单

4.垫江县主要环境风险企业一览表

5.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流程图

6.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7.垫江县行政区划图

8.垫江县水系分布图

9.垫江县交通规划图


附件1


县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和各工作组职责


一、县指挥部工作职责

县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公室工作联系主任、县委宣传部、县应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等部门、事发地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长。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传达贯彻执行市政府、县政府有关指示、命令;向市政府、县政府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应对情况;组织调度有关队伍、专家、物资、装备;决定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和对交通实行管制等强制性措施;发布事件有关信息;宣布预案启动与终止。

二、成员单位职责

县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县委宣传部、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民政局、县城市管理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卫生健康委、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气象局、县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委网信办、有关乡镇(街道)、事发单位。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舆论引导;负责拟订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口径;牵头起草新闻通稿,组织新闻发布;做好现场新闻媒体接待和服务工作。

县生态环境局:负责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应对、调查;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平台;根据县政府授权发布预警信息,提出预警信息建议、防止事态扩大和控制污染蔓延工作建议;做好污染态势实时监控;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指导开展现场污染物消除及生态修复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对危化品等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引发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相关信息。

县应急局:发挥运转枢纽作用,统筹协调一般、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传达县指挥部指令;指导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组织指导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做好应对工作;参与危险化学品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并通报危险化学品事故相关情况;组织调拨救灾物资及协调有关专业队伍开展突发环境事件抢险救援。

县交通局:负责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协调运输运力开展救灾物资运送、危险物品转移。负责管理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负责水环境污染事件水上交通管制。

县公安局: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负责组织开展危险货物等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参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调查处理工作,并对涉嫌构成环境污染犯罪的单位、个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组织指导协调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环境地质勘察;提供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的地下水水文地质相关资料。

县水利局: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利工程调度和应急抢险技术支撑;负责应急水量调度和水文监测,提供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所需水文水利资料;协助做好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应对工作和调查处理;负责备用水源建设。

县发展改革委:配合有关乡镇(街道)、项目业主单位开展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争取国家和市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负责组织开展油气长输管道保护工作,牵头开展长输油气管道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全县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经费保障。

县经济信息委:承担全县化工、燃气等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化工企业、供电、燃气等单位做好安全生产次生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对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县农业农村委:负责渔业水体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调查处理工作;对农作物、水产养殖、家畜家禽、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受灾情况实施监测并开展处理。

县商务委:保障生活必需品等重要商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生活物资。

县民政局:调拨救灾物资,协助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配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开展死亡人员丧葬服务工作。

县城市管理局:负责市政设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应对工作和调查处理;组织人员对城区内流域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参与城市水域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县住房城乡建委:负责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管理和排水(雨水、污水)管网建设维护管理,牵头开展因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县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医疗救护,对事故现场及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实施卫生防疫,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生活饮用水和食品污染情况监测。

县林业局:负责对野生动植物受环境污染影响情况实施监测;负责森林、林木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调查处理。

县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督促园区内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储备必需的应急物资、加强企业应急队伍建设、适时开展应急演练;负责园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先期处置;为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后勤保障;负责园区应急物资调度,组织当地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参与园区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负责园区周边群众的稳定、疏散、宣传、解释、安抚及善后工作。

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食品、药品污染情况实施监测;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集体中毒等;参与因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引起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提出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指导救援力量消除事发现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县气象局:负责提供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及影响区域的气象监测预报信息和实时气象资料。

县消防救援大队:负责现场火灾扑救和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现场污染源稀释、堵漏等抢险救援应急救援工作;防止有毒有害消防废水流入外环境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准备,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突发环境事件抢险救援。

县委网信办:负责监测网络舆情,收集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澄清网络谣言,回应社会关切。

事发地乡镇(街道):负责辖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协调、督促涉事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所辖区域事件发生地群众的稳定、疏散、宣传、解释、安抚及善后工作,负责组织当地的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件处置工作。同时,立即将事件及有关处置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值班中心和县生态环境局。为事件处置提供人员、物资等后勤保障;涉及跨界污染的,及时向相邻乡镇(街道)通报污染扩散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向有关部门及时上报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启动本单位应急处置预案,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配合调查处理;做好后勤保障、善后处置等工作。

三、各工作组职责


附件2

环境应急专业救援队伍通讯录

序号

专业队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垫江县生态环境局环境应急队

黄良平

139****5609

2

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垫江支队

曾冬冬

182****1885

3

重庆兴发金冠化工有限公司救援队

冯铁军

138****1158

4

重庆市垫江县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

卢金平

139****5661

5

垫江县红十字会垫江论坛应急救援小分队

谭  山

139****5879

6

垫江红十字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

龚书灯

139****9556

7

垫江县豪文文体用品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队

吴大斌

159****9302


附件3

垫江县应急救援专家库人员名单

姓  名

单    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专业领域

谢   翼

县消防救援大队

大队长

136****8333

防火监督

龙   鑫

县消防救援大队

副大队长

136****5533

灭火救援

肖志强

县公安局

治安大队副大队长

133****5888

治安管理

吕良国

县水利局

党委委员

139****5027

突发事件处置

卢吉文

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站长、高级工程师

134****1296

环境监测

贾   斌

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正高级工程师

138****0666

环境保护

李鑫军

县城管局

园林中心主任、副高级工程师

133****5222

市政管理

夏永红

县气象局

副局长

134****3396

气象信息

蔡国强

县人民医院

副院长

138****3043

卫生急救

冯铁军

重庆兴发金冠化工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138****1158

危险化学品与烟花爆竹

闵云胜

重庆市腾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

138****4336

供电事故领域

欧阳喜

重庆鼎发公司燃气分公司

注册安全工程师

139****5105

石油天然气开采储运

魏作胜

重庆富源化工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139****8679

化工安全环保

附件 4

垫江县主要环境风险企业一览表

序号

风险源及易发地

所属企业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主要风险物质

1

重庆鼎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垫江县桂溪街道集体社区B01-10/01地块(垫江县污水处理厂旁)

邓世禄

135****9346

检验废液、硫酸、盐酸、双氧水、液碱、

次氯酸钠、渗滤液原液、硫化氢、氨气

2

重庆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五洞增压站)

垫江县五洞镇卧龙村

郑德强

158****4796

天然气、硫化氢、机油、液压油、柴油、废油

3

重庆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雷增压站)

垫江县澄溪镇大雷村

郑德强

158****4796

天然气、硫化氢、机油、液压油、柴油、废油

4

垫江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垫江县新民镇南印寺村

汤承琳

134****2990

柴油、汽油、垃圾渗滤液、填埋气

(甲烷及少量硫化氢、氨、二氧化硫)

5

重庆苏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垫江县澄溪镇胜利社区澄溪组团规划区内厚生大道33号

吴邦荣

159****9188

收集储存的危险废物

6

重庆消烦多新材料有限公司

垫江县新民镇

树新村5社

任朝江

186****6180

乙炔;氢氧化钾;乙二醇;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二醇丁醚;异丙醇;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原料、产品;导热油、环己烷;废碱(KOH)、25%工业盐酸、天然气

7

重庆楚月建材有限公司

垫江县太平镇

群力村一、二组

彭立明

131****1687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专用改性聚醚、丙烯酸、巯基丙酸、双氧水、危险废物(废丙烯酸桶、废巯基丙酸桶、废双氧水桶)、丙烯酸、巯基丙酸、双氧水、聚羧酸减水剂专用改性聚醚、丙烯酸、巯基丙酸、双氧水

8

重庆市海西斯化工有限公司

垫江县澄溪镇

通集村民生大道三号

刘明超

177****8769

甲醇、二氯甲烷、异丁烷、三氯甲烷

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异丁烷

异丁烷、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异丁烷、柴油危险废物

9

重庆市垫江县昌兴磷肥厂

垫江县太平镇

群力村9组

冯乔兴

133****5398

硫酸、磷肥、生产液体物料

10

重庆富源化工有限公司

垫江县砚台镇砚台社区砚台大道100号

张开华

139****1078

天然气;一氧化碳;氢气;氨水

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硝酸;硝酸铵、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钠、亚硝酸钠、废催化剂;废矿物油

11

重庆博杰能源有限公司

垫江县澄溪镇通集村1组201号

黄锟

139****5468

天然气(甲烷)、甲烷、乙烯、丙烷、异戊烷、重烃废机油、天然气(甲烷)

12

重庆兴发金冠化工有限公司

垫江县澄溪镇通集村

石玉霞

136****3043

硫化氢、二氧化硫、天然气、硫、二硫化碳、甲醇、甲硫醚、氮氧化物、含硝酸钠废物危险废物

13

垫江县脱硫厂有限责任公司

垫江县澄溪镇胜利社区胜利五社

余建

134****7080

天然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硫磺

实验室废液;分子筛;废催化剂;废活性炭;废油桶;润滑油、导热油;含油废渣;空氮站含油废水、凝析油、环丁砜、二异丙醇胺

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垫江天然气运销部(卧南增压站)

垫江县澄溪镇大雷村

谢艳

133****6522

天然气;硫化氢;气田水

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垫江天然气运销部(卧北增压站)

垫江县澄溪镇五洞村

谢艳

133****6522

天然气;硫化氢;气田水

16

重庆垫江三峰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

重庆市垫江县沙河乡黑塘沟垃圾焚烧发电厂

张颖

176****0263

浓硫酸、渗滤液、机油、润滑油、废润滑油、废树脂、盐酸、氨水、飞灰、油类物质(矿物油、柴油)甲烷



附件6

垫江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1


附件7

垫江县行政区划图

1


附件8

垫江县水系分布图

附件9

垫江县交通规划图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