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坚持345工作法 81处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建档清零目标
自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垫江县坚持动态排查、源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排查建档的81处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治理,新建污水管网17.3公里,处理生活垃圾约80吨,对黑臭水体周边农户实施改厕60户,实施30亩以上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18家,消除黑臭水体面积约39.8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超进度完成今年治理任务,形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经验做法。
一、坚持三个治理,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坚持源头治理,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从污染产生的起点进行把控,把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落到实处。坚持系统治理,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编制“一水一档一策”具体工程方案,落实农业、住建、水利等部门治理责任,由属地政府负责具体实施,黑臭水体清零县专班领导小组实施监管,组织拍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暗查暗访片,发现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水质监测临界超标、治理工程不彻底等问题12个,涉及8个乡镇(街道),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坚持长效治理,建立健全黑臭水体长效管护体系,落实相关部门、街镇管护责任,安排基层管护人员80余名,并通过治理公示牌予以公示。
二、坚持四个结合,落实全方位治理要求
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将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县创建工作纳入农村生态环境整治重要内容,明确在2024年度实现创建工作目标。结合农村环境整治,以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城镇污水治理,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向农村纳管延伸行动,减少城乡污水直排现象,降低农村黑臭水体产生。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实施分类处理,推广适宜的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零直排村”建设。
三、坚持严把五关,确保全时段治理成效
严把前端设计关,坚持先摸排后设计的思路,确保治理不落一条;严把实施过程关,周调度,月通报;严把质量验收关,以村民满意度及水质检测结果为验收标准,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严把资金安全关,量化工程措施与工程量,合理安排资金;严把后续监管关,建立长效管控机制,明确长效管理模式、维护内容、职责划分、监督考核标准及奖惩办法,防止“返黑返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