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超前预判,提前介入。根据“一河(园)一策一图”环境敏感目标和应急空间设施分布,提前部署,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拉练。截至目前,新增无人机、水域拦截网等应急物资12件,队伍拉练2次。确保新增环境风险隐患不爆发、不升级,全面夯实环境安全基础。
二是排查整治,除患务尽。聚焦饮用水水源地、工业园区、重点风险企业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截至目前,排查风险企业41家次,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5个。
三是联动外部,不留死角。联合毗邻区县开展流域联合排查,有效避免监管“死角盲区”,严防环境安全隐患演变为突发环境事件。截至目前,联合执法2次,检查企业7家,发现并整改环境安全隐患2个。
三是严守制度,实时戒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及“五个第一时间”制度,紧扣“强三基、防极端”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做好预警,全力以赴抓好岁末年初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巩固我县19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