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焦持续推进治气工作
垫江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美丽重庆”建设为统领,紧扣“九治”要求,将“治气”作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抓手,坚持靶向施策、协同共治、创新驱动,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至今,PM2.5年均浓度由32微克/立方米降至30.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92.3%,群众生态获得感显著增强。主要做法如下:
一、聚焦深度治理,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建立"一企一策"申报辅导机制,指导企业精准匹配深度治理方向与政策要求。2022年以来累计帮扶正清玻璃、三丰玻璃、富源化工、鸿裕食品等4家企业成功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42万元,带动企业投入技改资金6212.26万元。建立“申报-实施-验收”全周期跟踪机制,协调市环科院专家30余次赴企业现场诊断生产工艺,针对性提出深度治理路径。技改后,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156.5吨/年,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10291吨/年,减少二氧化硫(SO2)排放35.2吨/年,减少细颗粒物(PM2.5)排放15.2吨/年。其中正清玻璃、三丰玻璃两个深度治理项目入选重庆市“治气”攻坚正面典型案例,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科技赋能,织密科学治气“监测网”。按照“感知、汇聚、智慧、协作、共享”的思路,结合“云联数算用”的要求,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分析等技术手段,累计投入650余万元建设大气网格化智能监管平台,目前已建成5个小型空气站、13个高空瞭望视频监控、15个大气网格化微型站,实时监测大气污染因子。有效促进了大气污染防治由凭经验、凭感觉、粗放式向网格化、实时化、智能化、科技化、精准化转变,为政府科学决策和部门精确执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预测,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三、聚焦源头管控,打好治气攻坚“组合拳”。县委、县政府将治气攻坚纳入“一把手”工程,定期研究治气攻坚的难点堵点,带动全县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责”的治气格局。积极开展川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每季度与四川达州、梁平、云阳等周边区县开展大气交叉帮扶,累计开展川渝交叉帮扶7次,发布污染天气预警应对26次,应对措施建议360余条,发现并交办问题500余起;持续对全县大气污染防治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拍摄治气攻坚暗拍暗访专题片4次,曝光问题118个,约谈部门(乡镇)2次;秋冬季污染攻坚期间,组建“红岩党员先锋突击队”,全天候24小时开展巡查;建成集中腌腊制品熏制点18个,实施基层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专业人员运营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基层集体经济组织增收与减少私熏腊肉污染环境的双赢局面。严查重型柴油货车超标排放,完成路检4000辆次,淘汰老旧车2700辆,建成区11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全覆盖,推行夏秋季夜间加油优惠,VOCs减排累计119.3吨;严格落实控尘“十项强制性规定”,创建(巩固)扬尘示范工地25个,积极开展道路精细化保洁作业,创建(巩固)扬尘示范道路10条,道路机扫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