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有温度 保障有力度
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实践让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提升
退役军人曾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如今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重庆市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保障水平,为退役军人谱写了一曲温暖而有力的服务保障新乐章。
过去的2024年,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市级和国家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首次斩获市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在市局组织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初赛中获一等奖,在决赛中获得三等奖。全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多次获得市局肯定表扬,各年度考核均并列全市第一名。
思政引领,激发退役军人正能量
在垫江县,退役军人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称谓,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曾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脱下军服,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深知,做好退役军人工作,首先要从思想政治引领入手,激发退役军人的正能量。
“军装可以脱,军魂不能丢。”这是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在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总能看见一支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冲锋在前。
近年来,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引领方式,打造了一系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如“丹城老兵志愿服务队”,他们身穿红马甲,活跃在城乡的各个角落,参与清明烈士陵园祭扫、关爱留守儿童、森林防火、传承红色记忆等活动。据统计,2024年该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5000小时,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他们的身影成为了垫江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退役军人的风采和担当。
在垫江县的田间地头、社区小巷,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虽非军人,却以守护军魂为己任。他们是垫江县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员,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位老兵的心。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一镇街、一村社1名思想政治指导员”的方式,全县共选配了330名思想政治指导员。这些指导员们深入退役军人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帮扶援助。“我们不是来做工作的,是来交朋友的。”这是垫江县思想政治指导员们常说的话。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践行着“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节日送问候、平时送关怀”的工作态度。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主动加入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
垫江县还依托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服务保障全过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宣传、表彰奖励、常态化联系、关爱帮扶等活动。通过老兵宣讲团“六进”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始终保持军人本色。
如今,垫江县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已经成为了温暖的“老兵之家”。在这里,政策落实与思想引领并重,物质帮扶与精神慰藉同行。就像一位老兵说的:“来这里,不仅能办成事,更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正是服务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宝贵的成果。
搭建平台,助力退役军人新启航
脱下军装的第一天,许多退役军人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接下来,该去哪儿?
在垫江,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就业创业对退役军人而言,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人生新战场的开辟。像制定作战计划一样,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谋划着每一位退役军人的转业路线图。
“从军营到社会,从保家卫国到建设家乡,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担当。”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搭建就业平台,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新阵地,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与县人力社保部门联合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联合潼南区、长寿区等区县举办了“春季老兵招聘月”和“秋季老兵招聘月”活动,参加企业达到186家,提供招聘职位2763个。此外,他们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定向招录公务员7名,事业单位招聘退役军人年龄放宽3岁,为退役军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今年,垫江县为特殊的退役军人点亮了希望之灯。他们当中,有人在战场上负过伤,有人在部队立过功,却在回归社会后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为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抓紧落实部分退役士兵再就业帮扶政策,新增解决提出申请并符合条件的下岗转业志愿兵、伤残军人、二等功以上退役军人再就业8人。同时,他们还积极推荐退役军人到国有企业和专岗就业,累计推荐到国有企业就业13人,推荐到专岗就业92人。
在创业扶持方面,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同样不遗余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扶持体系,用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和暖心服务,让昔日保家卫国的钢铁战士,今日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生力军。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这份承诺的重量:2024年,47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如及时雨般滋润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每一笔资金背后,都是对创业勇气最坚实的背书;338家军创企业享受440余万元税收优惠,政策的阳光穿透报表数字,化作创业者眉梢舒展的笑意。更令人振奋的是,在事务局的精心培育下,本土军创企业闪耀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舞台——斩获市级大赛一等奖和国家级大赛三等奖,不仅是一块奖牌的重量,更是垫江退役军人“敢闯敢拼、永不言弃”精神的最好注脚。
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时代的闯将。一份份就业跟踪表记录着退役军人的新轨迹:有人成了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有人当上了企业的“技术教头”,还有人把军旅故事写进了创业计划书。这些表格上的数据,最终都化作了老百姓口中“那个当过兵的小伙子真不错”的朴实称赞。
优抚褒扬,架起退役军人连心桥梁
晨光熹微中,当第一缕阳光穿过垫江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玻璃幕墙,总会在一面特殊的墙面上停留得格外久些。这面镌刻着光荣与记忆的“荣誉墙”,如同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将七十余载的军人故事娓娓道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抗战老兵,到新时代脱下军装的建设者,每一个名字都在诉说着“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每次擦拭这面荣誉墙,就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着,眼神满是虔诚,轻轻调整了一下墙上略显歪斜的相片,手指拂过相框,仿佛在触摸那段热血岁月。
在这份守护中,优抚褒扬工作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一份需要用温度丈量的承诺。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精准落实各项优抚褒扬政策,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抚恤补助精准落实。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及时调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残疾军人护理费标准,全年累计发放定期抚恤补助6900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756万元。这些资金的及时发放,有效保障了退役军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医疗保障全面覆盖。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发放门诊医疗补助455万元,全额资助他们参加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此外,他们还组织开展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共为98名优抚对象提供短期疗养服务。
褒扬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英烈褒扬纪念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如“2024·铸魂·清明祭英烈”活动和第11个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全县烈士纪念设施共接待群众祭扫活动110余场,约2万人次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他们还组织“丹城老兵”志愿服务队和红色故事宣讲队常态化开展“七进”活动26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16万余人次。
社会优待,提升尊崇感。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常态化开展优待证审核工作,全年共审核优待证申请723件。同时,他们还积极协调推动社会优待服务,全县共有6家企业承诺面向全国退役军人优待证持有人提供优待服务。
“一日为兵,终生是兵。”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份荣光,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感受到:国家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永远记得他们。”在垫江,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提升。
后记:
暮色中的垫江,晚风轻抚过烈士陵园的石碑,也掠过老兵家门口新挂上的"光荣之家"牌匾。那些镌刻在岁月里的军旅记忆,如今化作街坊邻里的一声“老班长”,化作孩子们听红色故事时发亮的眼睛。
在这里,退役军人那些为国奉献的岁月,从未被遗忘——它藏在优抚干部走访时包里总备着的降压药里,藏在招聘会上企业看到"退役军人优先"时郑重的点头里,藏在清明时节学生为无名烈士墓描红墓碑的笔触里。而退役军人们回报给这座城市的,是社区里忙碌的红马甲,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身影,是平凡日子里依旧闪耀的军人本色。
垫江的四季轮回中,有些承诺比岁月更长久。总有人踏着露珠去探望独居的老兵;深夜的办公室,仍亮着梳理优抚名单的灯。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细水长流的牵挂:让穿过军装的人,永远有一盏归家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