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政务活动

垫江文旅“三举措”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日期:2024-04-17

一是大力坚持系统化保护。健全保障体系,形成中心+基地+传承人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引进高学历研究生人才和建立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持续非遗普查,申报县级非遗559项,市级非遗10项,整理建档69项。加大传承力度,激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培育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名,市级传承人11名;创建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个、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

二是大力实施非遗传承培训。实施后备人才培养,深入推进非遗六进,依托各传承基地、非遗工坊等,年均开展传承活动40余场、培训900余人次,开展非遗扶贫助残技能培训8次、培训人数近100;成立非遗文化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学院,定期开展非遗项目培训。深化高校合作,与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建设大井村文艺创作基地,发挥高校教学科研优势和地方政府资源优势,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三是大力推动非遗创新转化。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定期举办非遗项目竹编技能大赛,培养选拔民间技能人才,大石竹编、垫江角雕入选第一批重庆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开展文艺创作,依托薅秧歌、石磨豆花、丹皮制作等非遗项目,创作歌剧《牡丹红》等文艺精品10余项。搭建非遗+”平台,将非遗资源转变为文旅产品,2018年以来重庆好礼30余项,利用石磨豆花美食文化节、非遗过大年、牡丹文化节等节会,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