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保局“五指成拳”守护人民群众“救命钱”
一是深化协议管理。对县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划分为5个监管网格,由医保内控、稽核、信息等人员构成的快反小组片区巡查,围绕新版协议执行后定点医药机构建章立制及组织实施情况,完成定点机构巡查665家次,发现并纠正无个账刷卡管理制度、无举报电话等问题11个,通过医保网审监控系统日均提醒达1326条,发现违规线索8条,对46家定点医药机构实施协议解除处理。
二是强化法治效能。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重点核查冒用超量超范围开药、串换项目或分解住院、低指征入院等行为,发现虚记费用、串换项目等违规行为446家次起,追回医保基金1402.64万元,处违约金51.66万元;在血液透析领域建立“人证核验+治疗过程录像”双核查机制,有效遏制虚假透析行为。
三是凝聚多元合力。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力度,与纪委、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案件会商、线索移交机制,“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信息交互44家次,行政处罚15.06万元,全力构建社会监督网络立体化全覆盖;县纪委监委立案查处5人。同时,开通“线上+线下”举报渠道,受理有效举报线索9条,兑现奖励0.1万元,曝光典型案例3期26例。
四是构建自律生态。建立定点医药机构信用评价制度,设置A、B、C、D四级信用等级,将评价结果与医保总额控制挂钩,周期评定A级机构64家,推动3家D级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制定包含4大类21项指标的自查清单,指导机构开展系统性排查,自查发现违规问题3085条,主动退回医保基金935.7万元,退回率达100%,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8%。
五是固化规矩意识。以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和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为契机,开展村(社区)卫生室和定点医药机构培训2批次1000人次,与140家定点零售药店及村卫生室签订《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承诺书》,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印制宣传海报1000份,全力营造基金监管总动员、广参与的社会氛围,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