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沙坪镇人民政府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我镇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以维护社会和平为主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紧紧围绕沙坪发展大局,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履行法治主体责任。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理论、打造高品质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健全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议程,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定期分析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听取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挥街道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就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青少年学生保护进行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法治建设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逐步形成统一领导,人大监督,各股室、各单位全体联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法治建设工作,全面系统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学习宪法知识、《民法典》和《信访工作条例》,同时依托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及法治考试等平台,开展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新修订《民法典》3次。组织镇政府64名干部职工登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考试平台考试及格。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操作流程,健全行政执法的记录和公示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强化法制教育,全面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动员辖区各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法制宣传,以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在法制宣传月活动中,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政府建设宣传标语,发放《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等读本,通过以会代训、普法知识学习、电子宣传栏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抓好重点人员的普法工作,尤其是外来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对安置帮教人员,以帮教为主,及时掌握其思想状况,并通过谈心等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防止重新犯罪的发生。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关于防疫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关于加强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若干意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四)强化纠纷化解,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确保社会稳定,不断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依法逐级走访制度,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实行包保责任机制,完善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让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就地化解。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及时引导群众通过法定途径解决,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全年依法调处信访维稳9宗,调处率100%。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全力推进镇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开展,积极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
(五)强化行政程序,全面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街道切实规范行政决策行为,所有涉及面广并与公民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一律按照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实行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对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或举行听证程序。进一步明确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等内容。
二、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正视不足之处,一是镇政府领导干部优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普法思路故旧,三是公共法律服务整体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提高意识,继续做好依法行政宣传。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针对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特点,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把依法行政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二)完善制度,切实抓好重点对象法治教育。继续抓好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本地及外地违法上访事件为反面教材,排出部分不稳定因素较多的重点社区,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有重点地宣传无理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以及借信访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强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干部、外来务工人员和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丰富形式,加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继续优化信息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扩大影响面,突出互动性,打造“阳光政府”。行政执法单位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行政执法依据、执法职权、执法程序、执法结果依法公开。
(四)把牢节点,多措并举做好普法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并利用好专业
法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时机,送法进村(社区),广泛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