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长龙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六稳” “六保”

长龙镇脱贫攻坚情况汇报

日期:2021-01-10

长龙镇脱贫攻坚情况汇报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长龙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尽锐出战,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09782人全部实现脱贫,13脱贫监测户、3户边缘全部托底。

一、总体情况

(一)强化领导高位推动。镇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包村每月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1每月至少1党委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分管领导全程参与联系村(居)脱贫攻坚重要工作两级书记深入开展遍访行动,对辖区内2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脱贫监测户、3户边缘户实现遍访,建立书记遍访台账,发现并整改问题77项,解决贫困户困难诉求52个。督促帮扶责任人严格落实“五个一”帮扶责任,落实专人通过渝扶贫APP监督帮扶干部履责情况,每月通报走访帮扶不到位的责任人,先后约谈履职不力、疏忽懈怠的镇村干部5名,推动结对帮扶取得实效。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和“收官大决战”期间,围绕“不漏一人、不漏一户”的目标,对全镇8004户一般农户开展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走访,排查危房、督促环境整治、宣讲政策等工作,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

(二)聚焦目标施策精准。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住房方面,改造C级危房7户、重建D级危房17,房屋质量提升164户,今年改厕71户,安全等级鉴定挂牌全覆盖;医疗方面,建卡贫困户实现参保全覆盖,家庭医生服务签约100%建卡贫困户住院报销均可达到90%办理特病卡的145人,县域内住院“一站式”结算享受率100%教育方面,帮助5名市外就读学生享受扶贫政策,为3名因身体原因无法在校就读的建卡贫困户学生送学送教。饮水方面,77建卡贫困户安装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95.22%贫困户饮水安全保障率达100%

(三)加强宣传提升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利用村村响、流动宣传车,广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将脱贫攻坚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百人千场万家”形势报告宣讲会,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邀请贫困户代表开展“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榜样面对面”宣讲,选树表彰县级光荣脱贫致富示范户6户,镇级光荣脱贫示范户8户,带动广大贫困群众提神振气,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就业扶贫情况

为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长龙镇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帮助348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一)抓好技能培训。落实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参加1次就业技能免费培训,广泛了解农村贫困人口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全面掌握我镇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意愿,供包括五黑土鸡养殖、垫江晚柚栽种等种养殖技术培训12场次,设置产业指导员16名,每季度入户指导1次。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政府发放鼓励产业补贴14余万元。

(二)发布扶贫信息。搭建用工对接平台,收集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信息,通过整合帮扶责任人、镇政府等各方力量,落实“点对点”服务机制和“一对一”领导包干机制,为建卡贫困户开通支持就业绿色通道,发布岗位招聘信息1000余条,为贫困劳动力送工送岗50余人。鼓励县外务工181人,发放交通补助2.36万元。

(三)开发公益岗位。大力开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乡村公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解决40名建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社级贫困户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不低于350元的岗位补贴,非全日制建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748元的岗位补贴,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四)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鼓励能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能人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积极效应。投入产业扶贫资金70余万元,培育特色产业种类4个、产业大户12家;167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政府扶持补贴发放五黑土鸡鸡苗10702只、指导栽植垫江晚柚11832株,产业扶贫带动收益65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5484.8万元,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利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80万扶贫专项资金,注册公司吸纳建卡贫困户参与共同经营,实现利润分红。

(五)创建扶贫车间。目前全镇已建立就业扶贫车间1家,即重庆汇钜食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8亩,注册资金300万,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谷类、薯类、豆类的淀粉、粉丝、粉条、粉皮等绿色食品,公司年产4500吨,产值可达3000万。打造“小车间”,给力“大扶贫”。20203月与11户建卡贫困户建立种植特色水稻长期合作关系,种植面积400余亩;吸收11名建卡贫困户在车间工作,解决周边就业30余人;20204月重庆汇钜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扶贫车间;20207月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垫江选拔赛二等奖,202010月汇钜米粉作为重庆文化旅游馆产品销售,被国务院评为扶贫产品。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一是培训难。大多数贫困劳动力适应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对于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相当一部分人培训意愿不强或不愿意参加培训;二是就业难。大多数贫困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大、技能少,且相当一部分人属于老弱病残人士,就业渠道狭窄,难以符合岗位要求,无法实现稳定就业;三是管理难。部分贫困劳动力就业观念落后,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劳动强度难以适应,存在懒惰思想,不能安心工作,企业管理难度较大。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结合贫困劳动力实际情况,因人施策,可灵活采取田间课堂、车间课堂、定岗定向等以工代训方式加大对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升劳动技能。二是开发更多就业岗位。结合部分贫困劳动力学历低、技能少、年龄大、受家庭制约不能外出就业的现实情况,建议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可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创建更多的扶贫车间,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三是强化思想教育引领。针对部分贫困劳动力管理难的问题,从思想、信心、能力等方面大力实施“精神扶贫”,规范日常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引导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服从企业管理,在工作岗位上听指挥、干得好、留得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