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制度保障,筑牢评标“防火墙”。制定开评标区行为规范,夯实各方责任,明确各方交易主体进入评标区权限,确保评标专家独立完成评标活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抓制度落实,做到“事前提醒、事中管理”,严格专家行为,提高评标质效。今年以来,累计服务1806人次专家评标。
二是强化设施保障,打造服务“新平台”。通过专家门禁系统,人脸及身份证识别,实现评标专家与外界物理隔离,确保专家“干净”入场,“清白”评标。评标区实现监控全覆盖,确保链条清晰完整、数据真实可靠、现场规范有序,评标全程可查询、可追溯。全面应用电子化系统评标,严格管理评标专家系统操作权限,保障评标信息安全。
三是强化人员保障,确保服务“不掉线”。工作人员全程跟班值守,做到评标未结束“人不离岗”,专人负责系统测试技术保障工作,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今年以来,389宗专家评标服务五星好评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