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街镇 | 无障碍 | 智能机器人 | 便民地图 | 支持IPV6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1年以来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的报告

日期: 2022-11-03
字体: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的通知》(渝府教督发〔2022〕5号)要求,我县对照8个评价重点,进行全面深入自查。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基本情况

垫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查自评工作,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履职评价内容,细化自查指标体系,安排部署自评工作。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能职责,从教育改革、教育保障、校园安全等方面对2021年以来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逐项开展自查自评,汇总形成自查报告,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后期还将针对自查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整改会,建立整改台账,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县委、县政府研究教育重大事项9项,组织召开3次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和1次教育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听取全县教育工作、全县教育改革工作及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情况汇报,出台《垫江县推进新时代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垫江县“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垫江县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等7个文件;进一步完善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印发《垫江县县级领导联系工作制度》,明确县级领导的职能职责,开展教育指导、调研工作30余次;全面加强县域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持续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带团(队)作用,开展“少年向上”“新时代好少年”“中华魂”等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参加人数达到了8万人次,学校参与率达100%。

(二)加强教育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编制《垫江县学校专项规划(2021—2035)》,统筹推进我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建立以优质学校为主体的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4331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0.81%;各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均有增长,其中,职业高中15353元,同比增长7.19%;普通高中12343元,同比增长5.11%;普通初中14662元,同比增长4.18%;普通小学14662元,同比增长5.91%;学前教育4610元,同比增长16.74%。

(三)持续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持续完善育人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融入到学校党组织建设与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优质课评选及“礼赞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教育案例评选活动;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通知》,严格落实课程设置,组织学校开展中小学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自查自纠,对教辅材料征订严格实行“五个不准”。抓实中小学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劳动教育工作,投入208万建立标准化的心理辅导室40余个,定期对学生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积极举办各级各类师生竞赛活动,成功承办重庆市2021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小学乙组),9所学校及幼儿园成功申报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增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10个,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50余场次、劳动实践活动2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统筹资金3875万余元改善全县学校灯光、课桌椅、校舍,加大近视防控宣传,完善学生视力健康档案,扎实开展视力筛查等,2021年全县抽检学生近视率48.52%,年比下降0.65个百分点,爱眼护眼公益作品《明亮的眼睛》在全市展播并向国家推荐。

(四)聚焦教育改革发展重点,教育生态持续向好。出台《垫江县“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庆垫江四大机制破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落实难题》在教育部网站刊发并确定为校外培训治理典型案例;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按照《垫江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措施》,不断优化完善学校评价及教师评价,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完善督导机构设置,“县级—学区—学校”三级督导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按要求配备县教委总督学,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实现全覆盖。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管理,对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核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与公办学校同步开展招生录取工作。加大推进职业教育,建立垫江县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县职教中心成功创建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及高水平骨干专业2个,中职毕业生升学率96%,就业率98.5%,利用职教“三农”服务网,大力开展线上技术服务项目24项,服务人数达到8917人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430万元,改造交互式班班通464套、升级14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监控及广播系统设备。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配备率达100%,“专递课堂”建设达100%;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智慧课堂”管理的通知》,组织召开垫江县智慧教育现场推进会,2021年试点建设4所学校智慧课堂29间,全县累计9所学校成功创建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坚持县“四大家”领导“三包三联”蹲点督查制度和县委督查办、县政府督查办适时督导制度,严格落实县教委领导包片、科室(中心)人员包校制度及责任督学包片包校制度,县教委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60余次,印发贯彻落实专项文件54个,动态摸排师生12万余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6次。

(五)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将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压实责任,畅通师德监督举报渠道,对师德失范行为在评优选先中一票否决;建立中小学幼儿园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动态调整各校编制。印发《垫江县关爱教师十条措施(试行)》,落实减负责任清单,严格实行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审批制度。修订完善《垫江县学校(幼儿园)事业人员职称评聘和职级晋升指导意见》,让教师职称晋升有制度保障。出台《垫江县学校(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指导意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积极构建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年初预算中将教师继续教育经常性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的1.5%单列,用于定期开展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全覆盖培训等,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万余人次。

(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实施公办幼儿园扩容提质行动计划,公办幼儿占比达到52.04%。2021年等级和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增一级幼儿园12所,一、二级幼儿园占比达63.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3%。开展2022年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工作,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08%。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工作,对在校寄宿贫困残疾儿童生活补助(含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年2000元左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均衡教育持续推进,印发《垫江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2021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定期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各项指标监测,2021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资源配置7项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初中分别为0.53、0.47。加快推进普通高中建设,成功申报高中促进计划项目3个,获重庆市专项资金支持56万元,成功结题9个项目;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职质量提升计划等资金,新建校舍约15000平方米。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学生资助“兜底”机制,2021年共发放资助金6100余万元,惠及学生8.2万余人次,生源地助学贷款6497人,合同金额共计5300余万元。

(七)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全面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责任,定期开展安全风险研判,及时进行安排部署、落实责任,全力抓好防范校园欺凌和预防学生非正常死亡工作,开展师生安全教育1460余场次,举行安全应急演练300余场次;配齐配足校园安保人数和物防设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保安配备率达100%,校园封闭管理达标率100%,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接入公安达100%,“护学岗”设置率达100%。定期开展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和网络安全隐患排查,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人员、重要时间节点管控。

(八)强化办学过程管理,助推教育健康发展。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出台《关于调整我县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及增设延时保育费项目的通知》,三年逐步调整到位。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现有大班额班级(56人及以上)16个,占比4.5%;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班级0个;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划片、分配”的招生原则,相对就近安排入学,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教育经费保障仍需进一步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仍需加强,虽然各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均有增长,但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经费保障标准还需进一步提高,公民办幼儿园编制外教师待遇保障有待全覆盖。

(二)优质师资力量仍需进一步扩容。在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提升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但城乡差距仍较大,部分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相对偏少,紧缺型学科教师等优质师资力量不足,受教师职称、编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根据学校岗位需求有效流动。

(三)教育资源配置还需进一步优化。从总量上看,全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基本上能够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入学需求,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及生育政策变化,学位供给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存在“城镇紧张、农村盈余”的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经费投入,夯实财政保障基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进一步落实教育建设资金,保障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积极争取按规定足额拨付教育附加费、教育配套费,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达到“两个只增不减”。

(二)科学配置资源,加大优质教育供给。根据教育“十四五”规划和“教育现代化2035”远景目标,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展城乡、强弱学校结对帮扶办学模式,持续推进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实现城乡中小学共建共享发展。深化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大区域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深入推进学区、集团(联盟)支教、走教制度,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动农村学校、相对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加快智慧教育发展,积极推进班级“智慧课堂”的应用,强化“智慧课堂”试点班级教师培训和管理,努力打造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和推进资源管理平台应用,探索创新智慧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共建共享。

(三)优化校园布局,扩大教育资源总量。针对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偏紧及农村教育资源富余的现象,我县将进一步强化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增加城区教育资源,加快松林小学新建、城南小学教学综合楼开工建设,推进古城半山小学、南阳中学前期手续办理,将垫江中学初中部搬迁至三合湖校区,化解垫江中学高中大班额现象;垫江实验中学朝阳校区已建成,通过增加实验中学高中部班数,减少招生计划,化解高中大班额,满足城区人口不断扩容带来的就学需求。

(四)聚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两项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水平建设,对学校存在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等问题,对照指标体系,采用迁建、扩建、减少在校生规模、依规合理租借校舍场地、科学按标调整专用教室和配齐配好设施设备等方式和途径补齐短板;落实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教育事业,加大本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加快推进“两项创建”工作。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