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街镇 | 无障碍 | 智能机器人 | 支持IPV6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2022年以来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23-10-24
字体: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送2023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的函》(渝教函〔2023〕464号)要求,我县对照4个方面评价重点,进行深入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垫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查自评工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评价内容,细化指标体系,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各职能部门对2022年以来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逐项开展自查自评,汇总形成自查报告,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1.全面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全面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2022年,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重大事项8次,组织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专题会1次,领导小组印发文件13个;建立党委、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开展教育工作调研6次。推进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垫江县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方案》。目前,已按要求平稳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工作。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7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2次。

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全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100%,对11起“地下”学科类培训行为予以立案查处,退还培训费5.26万元,罚款2.234万元。核查普通高中收取考试费用情况,完成退费89584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印发《垫江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园)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分类实施各类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县教委印发《垫江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选定8所中小学校作为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学校。聘任55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100余场,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3轮,完善25所校园周边交通标识标志标线,整改重点水域安全隐患80余处。

(二)加强教育保障,落实教育优先战略。

3.坚持教育投入优先,确保教育投入增长。2022年,教育财政投入211392万元,比上年增长7.46%;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47534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公用经费落实学前教育998万元、小学教育3564万元、初中公办2519万元、高中公办986万元、职业教育697万元。

4.坚持教育优先规划,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制定《垫江县智慧教育三年工作方案(2020—2022年)》,印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实施方案》,投入357.3万元改造教育城域网,投入经费600余万元完成10余所学校400余套“班班通”改造,“专递课堂”覆盖率100%,8所试点学校建设智慧课堂59间,建设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10所。

(三)推进“两项创建”,统筹实施教育发展。

5.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印发《垫江县“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年、2023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安置率均为100%。2023年秋期,为133名重残学生送教,残疾儿童送教率100%。成立了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2022年以来共落实4名学生送专门学校就读。编制《中小学布点专项规划2021-2035》。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县创建工作,2023年投入资金900余万元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2022年招录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6名,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人数达194人。2022年新增城区公办幼儿学位1000余个,完成116所幼儿园普惠性认定,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65%,全县学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63%,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6.03%,三项重点指标均达到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标准。

6.保障义教优质均衡,持续推动“双减”落实。完成“十四五”学校基础建设规划编制修订,序时推进项目建设,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投入5500万元开工新建4所学校教学楼,2所已投入使用。2023年投入2000余万元改善各校舍场地。2023年投入2600余万元完成4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2022年共招标采购设施设备2556.98万元。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2022年以来,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6000余个,减少大校额学校2所,消除大班额班级126个。持续深入推动“双减”任务落实落地。设立驻校责任督查员70名,组织“双减”工作专项督导,形成整改问题清单73个,开展“双减”明查暗访21轮36校次。全面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校外培训机构平台监管运营率达100%。2022年以来共清退培训费17800元,罚款3400元,没收违法所得6642元。

7.加强普高职高建设,着力提高办学水平。2022年以来共投入4169.65余万元改善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2023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9%,县内生源流失局面有所好转。成立职业教育联盟,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3年中职升学率达98%,其中本科上线人数208人,与2022年相比增加53人、增长34.2%,就业率98.8%。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统筹调整学校教职工编制。2022年以来补充全县中小学教师200余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20余名、特殊教育学校招聘新教师3名。教师工资待遇足额保障。

(四)完善防控措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9.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学校安全责任。组织召开安全风险研判会议13次,开展实地抽查59校次、专项安全检查54校次、安全监督检查1694校次。

10.加强安全基础建设,落实安全日常管理。2022年投入2.7亿元、2023年已投入1.73亿元用于校园校舍维修维护、项目建设。全县配备学校保安528人,投入安保经费958万元;投入180.55万元,完成7所学校视频监控升级改造,一键报警装置全覆盖率100%。落实校园安全检查1000余校次,整改安全隐患1600余个;开展“莎姐守未·监管护苗”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98人次,全年不间断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组建7个检查组开展食品安全拉网式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还需进一步优化。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及生育政策优化,学位供给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存在“城区紧张、乡镇盈余”的情况。

(二)“县管校聘”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由于教师交流轮岗受到编制、岗位的制约,对优质师资资源均衡配置造成一定影响。

(三)“两项创建”工作还需进一步提速。对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指标,目前,个别学校个别指标还未达标,需提速改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优化学校布局,扩大教育资源总量。

针对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偏紧及农村教育资源富余的现象,我县将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增加城区教育资源,加快松林小学建设,推进古城半山小学手续办理。

(二)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统筹优质师资配置。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县管校聘”工作。通过编制统管、人员统配、经费统筹等主要措施来合理配置县域内各义务教育学校编制和岗位,强化教师管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聚焦目标任务难点,加快推进“两项创建”工作。

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水平建设,对照指标体系,采用迁建、扩建、控制招生规模、依规合理补足校舍场地,加大本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加快推进“两项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