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垫江县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垫江府办〔2022〕24号)已于2022年5月26日正式印发实施,为便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政策内容,现对《2022年垫江县政务服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渝府办发〔2022〕34号)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全县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工作要点》。
二、主要内容
《工作要点》全面部署了2022年垫江县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指标化、清单化,依据相关部门和镇街的职能职责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内容。围绕纵深推进垫江县“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2022年垫江县政务服务工作多项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并对责任单位进行了明确。
(一)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方面。积极探索有关改革试点任务和路径举措,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开展创新试点,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二)在深化“全渝通办”方面。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方式和流程系统性重塑,持续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构建“标准统一、就近交件、协同办理、一次办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三)在推进“跨省通办”方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第一批事项和“川渝通办”第一、二批事项办理提质增效。落实“放管服”改革第二批和“川渝通办”第三批事项清单、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第一批清单。
(四)在规范实施行政许可和备案管理方面。编制县、乡镇(街道)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整治变相设立和实施许可,重点规范备案事项,分类梳理备案事项清单。推进行政管理中介服务事项“应进尽进”,规范参与“中介超市”采购活动的市场主体行为。
(五)在优化提升“渝快办”功能方面。拓展智慧政务应用,提升“渝快办”平台个人和企业服务体验。建立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常态化查错纠错机制,窗口人员定期“网跑一次流程、网巡一次纠错”,以切身体验补短板、强弱项。
(六)在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方面。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窗口、监管执法现场和社会化领域的场景应用。持续提升在线身份认证、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收据应用覆盖率。推广“免证办”服务,推动实现我县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七)在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方面。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落实“双告知”“双跟踪”“双反馈”许可办理机制。试点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深化“多税合一”申报改革,推广运用开办企业“一网通”和“E企办”。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仅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部分高频审批服务事项。
(八)在持续优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方面。深化投资审批制度、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深化“多规合一”业务协同,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涉及的测绘事项,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实施方式,探索建立重大项目有关政务服务集成化办理机制。
(九)在依法有序推进放权赋能方面。做好市级行政权力承接运行工作,进一步放权赋能,开展行政权力承接运行情况自查评估,对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情况进行“回头看”,动态调整放权事项。
(十)在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方面。推动完善监管规则和标准,推进审批和监管信息实时共享,健全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化“互联网+监管”,加强监管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探索形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链。
(十一)在提升“一站式”服务集中度方面。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推动无差别综合窗口和分领域综合窗口从重数量向提质量转变,持续强化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功能建设。
(十二)在推广应用“一卡通一码通”方面。推广居民服务卡(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渝快码”在医保购药、交通出行、旅游观光、个人税费缴纳、生活缴费、非税缴纳、就医住院等领域应用。推进“渝快码”扫码个人信息及证照免提交等模式在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其他领域应用。
(十三)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方面。拓展“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覆盖面,对现有县级“一件事”套餐开展提质增效优化行动,以点带面提升已上线“一件事”的服务水平。
(十四)在持续推动“减证便民”方面。梳理完善沙坪坝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行政机关在办理依申请类行政权力事项时,不得索要清单之外的证明。新增一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
(十五)在拓展政务便民服务方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村(社)下沉,实现更多事项“就近办”。配合市级部门建立完善政务服务数字地图,提供便民服务。
(十六)在实施政务服务技能提升行动方面。推进窗口人员职业化发展。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工作效能监管和结果运用,完善奖惩激励措施。
(十七)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方面。定期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抽查回访,持续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高政务公开内容的便利度和精准性,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三个全覆盖”。
(十八)在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创新、宣传引导方面。围绕政务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
学习借鉴先进发达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经验和成果,激发改革潜力和创造力。认真梳理总结政务服务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加大对“渝快办”政务服务的宣传推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