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印发《垫江县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以下简称《专项预案》),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一、《专项预案》起草背景和必要性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统一、高效、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协调机制,指导和规范全县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专项预案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急性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
四、《专项预案》主要内容
专项预案分为八个方面,明确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附则。
(一)关于总则。列出了编制目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针对县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坚持6个工作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4个不同分级,有效落实各项综合性应急防控措施,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危害。
(二)关于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一是县级组织指挥机构,设立垫江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分为常态和应急状态并根据需要成立若干专项工作组;二是乡镇级组织指挥机构,各乡镇(街道)组建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承担属地职责,落实属地应急管理措施;三是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由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动物防疫、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多单位、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库。
(三)关于监测、评估、预警与报告工作要求。对该环节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完善监测机制,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库,针对预防本行业、本领域所涉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并开展日常监测;二是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日常风险评估和专题风险评估,部署干预措施,积极化解风险;三是预警分级、发布、行动、调整与解除,根据预警不同分级,选择相应发布权限,安排部署防范措施,及时研判并有效控制,动态调整或解除预警;四是报告与通报,绘制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流程图,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有关单位接收信息后按照报告时限和程序报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内容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县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相关成员单位通报有关情况。
(四)关于应急响应。包含先期处置、扩大响应、响应终止、信息发布等4个方面内容。绘制了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图,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响应、分区响应”原则,积极采取防止危害扩大的相关措施。响应终止后按照程序及时、准确、全面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信息。
(五)关于后期处置。分为总结评估、抚恤与补助、征用及劳务补偿等3项,明确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各种抚恤补偿措施。
(六)关于应急准备。囊括了10个方面内容,充分保障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财物的需求。
(七)关于专项预案的管理。分为预案体系衔接、评估与修订等2项,要求各成员单位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门应急预案,建立定期评估制度,适时修订本《专项预案》。
(八)关于附则。预案共有3个附件,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分级的标准,包括36项传染病事件,以及其他8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是垫江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构成及职责,明确了24个成员单位和10个专项工作组的具体职能职责;三是分级响应启动、调整条件及响应措施,具体分析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4个级别响应所对应的响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