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街镇 | 无障碍 | 智能机器人 | 便民地图 | 支持IPV6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暴雨天气提前避险转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日期: 2025-04-27
字体: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复盘总结2024年特大暴雨防范应对经验教训,全力做好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垫江县暴雨天气提前避险转移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二、起草过程

县防减救灾办(县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县水利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交通运输委、县气象局等部门先后召开部门联席会3次,研究部署《方案》起草工作,在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征求意见建议,认真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方案》。

三、主要内容

《方案》共由6个部分组成。

一是总体目标,以自然灾害“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建立乡镇(街道)避险转移责任主体、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确保一旦遇到暴雨天气,能迅速对受威胁群众进行避险转移。

二是适用范围,明确了全县统一启动提前避险转移的2个条件,指发布县级暴雨、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后,或收到县级避险转移指令后。对蓝黄色预警以及其他突发情况,原则由镇街自行研判后决策执行。

三是责任落实,明确了以乡镇(街道)为实施主体,行业领域部门履行监督、指导职责,以及督导管辖企业、场所配合落实避险转移。

四是预警叫应,以气象部门“24小时—6小时—2小时—实况”四个阶段的预警、预报信息为牵引,从县级应急响应、行业领域叫应、乡镇(街道)叫应等方面逐一落实“响应”“叫应”机制。

五是避险转移,在转移对象方面,由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交通运输委、县应急管理局5个部门按职责分工,指导镇街建立暴雨橙色、红色预警时的受威胁人员台账,保持动态更新。在一键转移方面,明确按照事先建立的转移台账和各自预案规定,接到预警信号或指令后“一键启动”。同时,在转移准备、转移方式、转移指挥等方面作了明确。

六是要求及保障,明确安置场所安全管理和防范人员擅返等措施,并强化避险转移经费保障。

四、常见问题答疑

(一)《方案》适用范围是什么?

本方案适用于发布县级暴雨、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或收到县级避险转移指令后,对全县危险点受威胁区域群众实施提前避险转移。

(二)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多少?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为1小时降雨9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200毫米以上;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为1小时降雨7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150毫米以上。

(三)避险转移“五大关键环节”是什么?

何时转、转移谁、谁组织、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

(四)安置方式有哪些?

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优先采取投亲靠友、邻里互助等分散安置方式;紧急情况下统一转运至乡镇(街道)、县城区较大的避难场所、就近临时避险点进行集中安置。

(五)避险转移群众“五有三防”是什么?

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安全住所、有医疗服务,做好卫生防疫、消防隐患排查、次生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