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的政策解读
一、制定依据
为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和县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23〕15号)《垫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垫江县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垫江府发〔2024〕4号)《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榨菜废水治理工作的通知》(垫江府办〔2020〕23号)相关要求,推动垫江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垫江县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
二、主要内容
(一)发展目标。力争到2030年,全县发展榨菜20万亩以上,年产量40万吨以上;建成标准化腌制池15万立方米,精加工能力达5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0亿元;引进龙头企业2家,培育规模以上榨菜加工企业5家;孵化本土直播电商团队10个,年线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个;新增集中废水处理厂1座以上,废水处理达标率100%,盐分回收利用率超过90%;全面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化肥使用量减少10%以上,有机肥替代率达30%。
(二)规划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划分主产区、拓展区和非适宜区。一是支持坪山、鹤游、三溪、白家、包家、永平、裴兴、砚台、高峰等9镇建设榨菜主产区;二是支持高安、杠家、新民、沙坪、曹回、周嘉、普顺、永安、大石、沙河等10个乡镇开辟榨菜拓展区;三是划定桂溪、桂阳、太平、澄溪、黄沙、五洞、长龙等7个镇(街道)为榨菜非适宜种植区,规避工业集聚区“三废”污染。四是在南部片区、中部片区、北部片区分别确定坪山、高安、周嘉等3个中心乡镇为榨菜加工集聚区,从根本上改变榨菜加工经营户“小、散、乱”的格局。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三)品种结构。坚持鲜食与加工并举,不同熟期品种合理搭配。一是在坪山、鹤游、永平等榨菜主产区选择“三低”(皮筋含量低、空心率低、含水量低)新品种作为加工型主导品种,保障原料品质稳定性与加工适应性;二是高安、新民、周嘉等乡镇选择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品种作为鲜食与加工兼用型主导品种,提升鲜食品质与单产;三是在白家、包家、三溪等乡镇低海拔地区种植晚熟新品种,通过构建早中晚熟品种体系,促进产品多元化,均衡市场供应,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业经济效益。
(四)产品加工。在坪山镇、白家镇等主产区推广建设镇级初加工中心,夯实初加工基础;在坪山镇、周嘉镇等主产区规划建设智能化精加工园区,抢占精加工市场;优先引进具备智能化生产线、出口资质、品牌影响力的榨菜加工企业落户垫江,填补本地无龙头加工企业空白;在高安食品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中式腌制池,推行“租赁制”替代自建,鼓励榨菜经营者采取租赁腌制池方式从事榨菜腌制加工。通过升级加工工艺、智能化生产、副产物高价值利用、配套冷链物流等,提升产品附加值,破解环保与利润困局,重构产业价值,实现加工环节从“价值洼地”到“增长引擎”的转变。
(五)废水治理。在周嘉镇集聚区规划建设用地,完善用地手续后修建专业榨菜废水处理厂,改造提升高安食品工业园区榨菜废水处理厂;在坪山镇等榨菜主产区,打造集中式榨菜废水处理枢纽;在普顺镇等榨菜拓展区,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站。通过全面提升榨菜废水处理能力,推动榨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专业名词解释
(一)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
(二)尾菜:指蔬菜采收、运输及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食用部分,包含残叶、根茎等。
(三)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率提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配比方案和相应的施肥技术。
(四)MVR蒸发:一种高效节能的蒸发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机械压缩机将蒸发过程中产生的低温二次蒸汽增压升温,使其重新具备加热能力后循环利用,替代外部新鲜蒸汽作为热源,从而实现能量的闭环回收。
四、常见问题回答
(一)哪些区域可以规模化种植榨菜?
答:全县除桂溪、桂阳、太平、澄溪、五洞、黄沙、长龙等7个镇(街道)以外的19个乡镇均可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榨菜。
(二)目前适合我县规模化种植的榨菜品种有哪些?
答:目前适合我县规模化种植的榨菜品种有永安小叶、涪优928、渝早100等。
(三)我县榨菜加工是如何布局的?
答:一是依托高安食品工业园区,集中布局榨菜精深加工基地。依托坪山镇建设榨菜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区,打造两大核心加工区;二是在周嘉、包家、白家等重点产区设置协同加工点,覆盖周边青菜头种植基地,打造多个协同加工区。
(四)发展榨菜加工有财政资金支持吗?
答:榨菜加工业主可以通过申报项目形式,按照《垫江县农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垫农发〔2021〕143号)相关程序,获得一定财政资金补助。
(五)榨菜加工废水如何管理?
答:榨菜加工业主均须纳入全县榨菜废水治理大数据平台管理,所在乡镇、加工业主分别建立废水处理全过程台账,保存记录备查,实行榨菜废水闭环管理,确保榨菜废水实现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