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先进个人 拟推荐对象的公示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评选表彰重庆市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渝府办发〔2024〕15号)要求,对照评选条件、方法和程序,经层层推荐、逐级审核,现将垫江县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主要先进事迹详见附件)予以公示。
一、拟推荐对象及基本情况
1.政务服务先进个人:舒安全,男,汉族,垫江县政务服务中心协调指导科科长。
2.政务公开先进个人:黎锦,女,汉族,垫江县人民政府政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二、公示期限
2024年6月20日—27日。
三、受理意见单位及电话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23-74513605
四、相关要求
(一)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的,请以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反映。
(二)反映人必须用真实姓名,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
(三)受理人员对反映人和反映的情况将严格保密。
附件:主要先进事迹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主要先进事迹
一、舒安全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该同志自从事政务服务工作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服务为民宗旨,始终把服务企业、群众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当好“垫小二”。
(一)助力改革有深度。一是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该同志通过走访部门、召开专题会、深入窗口等形式开展此项工作,2023年实现60余个主题套餐在线可办,全年累计办理8294件。其中,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为代表,召开专题会议10余次,深入窗口接件20余次,优化配置事项流程、制作表单、反复测试办件流程,解决问题20余个,实现了全程网办,全年共办理1500余件。在推行过程中,该同志积累了丰富经验,于2023年4月7日,受邀参加全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系统优化讨论会,会上提出优化建议7条,全部被采纳。二是大力推广使用“渝快码”。该同志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牵头开发垫江县“渝快码”扫码系统,为财政节约20余万元,实现了65个单位场景可用,亮码50余万次。
(二)服务群众有温度。一是践行“我陪群众走流程”。该同志采用蹲窗“坐班”,全方位全过程陪同办事群众申请“渝快办”账号、填写表单、上传申请材料等。同时听取、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整理形成《问题清单》《需求清单》《优化清单》等清单。二是用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该同志每天跟踪反映问题,分级督办,全面掌握问题办理情况。从2021年9月设立窗口以来,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渠道,累计收到咨询解答类问题472件,复杂问题52件,协调解决41件,因政策等原因无法办理11件。
(三)攻坚克难有力度。一是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致力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该同志参与方案制定、事项梳理、流程再造、表单整合等环节工作,实现99%的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69%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网上受理率达86%。二是推动“一窗综办”改革。该同志参与方案制定,承担“渝快办”一网通办系统配置、事项梳理、窗口设置、流程再造等工作,完成18个综窗事项配置、窗口人员设置、依申请类事项440余项环节人员配置等,形成了18个无差别综合窗口、6个分领域专区,压缩窗口30%。
政务服务无小事,细节牵动群众的心。该同志在政务服务岗位兢兢业业,坚持阳光政务,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讲真话、勇担责、求实效,切实用自己一言一行,用心当好政务服务的“垫小二”。
二、黎锦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该同志自从事政务公开工作以来,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政务公开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共指导公开政府信息4万余条、指导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5件、审核政策解读材料300余篇,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理论及实践经验。
(一)深化思想武装。该同志始终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讲话精神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细化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增强政务公开实效,积极促进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组织政务公开理论培训以及点对点业务培训20余次,3000余人次参加培训,开展现场检查和指导7次,切实提升政务公开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积极打造便民服务专题页面。汇集减税降费政策文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打造助企纾困政策汇编;集成各类碎片化信息,打造从出生到身后事9大类主题47个事项的个人场景式服务,以及从企业开办到企业变更4大类主题13个事项的企业场景式服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集成的、细致的服务指引;打造“本级政府制度文件汇编”并按季度更新,方便企业和群众集中获取重要政策信息。三是全面压实公开责任。组织各单位全面梳理主动公开信息,明确信息来源责任科室并上墙公示;采取“日常检查、季度通报、工作提醒”方式开展常态化检查,按单位梳理问题清单并逐一督促整改,保障信息公开及时、规范。
(三)注重公众需求。一是不断提升政策解读质效。逐一指导编制政策解读材料,坚持政策解读先审后发,充分运用举例子、讲故事等形式开展解读,县政府政策性文件解读比例达100%,图文图表解读比例达65%以上;完善“政策咨询问答库”,汇集常见政策咨询问题500余条,生育、养老、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等高频咨询事项全部入库。二是不断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流程。指导各单位建立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机制,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的解释工作,增进公众理解,信息公开类答复涉诉占比仅为10%,有效减少争议。三是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度。按年度编制和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全面公开征求意见,做到意见征集、草案解读、征集反馈等信息全过程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