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个街道,户籍人口95.5万、常住人口65万,城镇化率50.25%。是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县、国家园林县城、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中国石磨豆花美食之乡,连续5年进入中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区位交通好。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腹心地带、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重要联结点,是川渝东部唱响“双城记”的“突击队”,是重庆“区群联动”的“传动轴”。沪渝、沪蓉高...[更多]
垫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县境内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尚书·禹贡》中,今垫江县境属梁州地。商周到战国时期属巴国,秦属巴郡朐䏰县。西汉,属临江县。东汉末,全境由常安县或临江县辖,属巴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属巴郡临江县地。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析临江县地置垫江县,属邻州,治所今桂溪街道、桂阳街道。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省邻州入渠州,垫江县属渠州容川郡。天和二年(567年),改垫江县名魏安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罢容川郡,魏安县直隶渠州。开...[更多]
垫江县位于东经107°13'1"~107°40'10"、北纬29°58'38"~30°31'6",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东与丰都县,忠县相连,南与涪陵区,长寿区相接,西与四川省大竹县,邻水县毗邻,北与梁平区交界.上接巴渝之雄,下引夔门之胜”,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重要接点,川渝东部的陆上交通枢纽,地处重庆、万州,涪陵等大中城市的交合地带。辖区面积1518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36.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0.4千米。地势略呈北高南低之势,县境东西两山夹峙,中部丘陵绵亘起伏,地处华...[更多]
民族结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汉族人口为649043人,占99.7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51人,占0.25%。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彝族、回族、藏族、哈尼族等十几个民族,超过150人的有土家族和苗族2个民族。年龄结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垫江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7629人,占18.08%;15—59岁人口为373655人,占57.4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9410人,占24.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1996人,占20.2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减少5.69个百分点,15...[更多]
全县共辖2个街道:桂阳街道、桂溪街道;22个镇:新民镇、沙坪镇、曹回镇、周嘉镇、普顺镇、永安镇、高安镇、长龙镇、杠家镇、澄溪镇、太平镇、五洞镇、高峰镇、黄沙镇、鹤游镇、砚台镇、白家镇、包家镇、坪山镇、三溪镇、裴兴镇、永平镇;2个乡:沙河乡、大石乡。[更多]
近年来,垫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全县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一是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融入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更多]
一是夯实绿色本底。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屏障不断筑牢。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在全市率先实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龙溪河流域“四位一体”综合改革获评全国创新管河治河模式优秀案例。明月山、宝鼎山、迎风湖、长寿湖等自然保护地监管有力,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新增营造林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巩固拓展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成果,扎实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