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垫江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1-12-06

张勇14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第128号)收悉。经与县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县城市管理局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规划,建设中等城市典范方面

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安排,经县政府同意,我局于20196月启动了《垫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城市发展定位,加强用地空间规划布局,为垫江建设成为郊区新城50”中等城市提供保障。

(一)科学谋划城市发展定位。在城市发展定位研究中,紧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紧扣陈敏尔书记、唐良智市长提出争当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打造千亿垫江工业’‘建设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城市’”工作指示要求,着眼在双城和区群联动中找准垫江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谋划好垫江面向长远的空间发展战略,力求在新一轮的国家战略机遇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自身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作用,初步将垫江定位为三区两地一节点,即垫江是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核心区,渝东北联接主城都市区的重要节点,主城都市区产业的重要拓展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农文旅融合的国家康养文化旅游集聚区。

(二)对接重大交通设施布局。一是铁路体系,在现有渝万城际铁路的基础上,规划新增渝西铁路、黔忠广铁路,形成一高二普的铁路体系,另外,在工业园区拓展区、长安试车场北侧黄沙境内各预留1处铁路货运站场,兼客运功能二是轨道交通,推动重庆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向我县延伸,积极融入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网,加强与主城都市区的中心城区、长寿、涪陵交通联系,规划新增都市快线C1线连接线【都市快线即市郊铁路,C1线自两江新区轨道交通26号线龙盛站延伸,经长寿至涪陵,与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无缝衔接】,从长寿火车北站接入,沿明月山经长寿的新市、葛兰、云台、海棠、澄溪、太平、工业园区、牡丹湖、县行政中心、城北至梁平区,实现与江北机场、重庆北站等重大交通枢纽的直连直通,提升我县交通内畅外联水平

(三)加强50”城市空间规划布局。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垫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实施南拓、北进、东留、西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建设西倚明月山、东临高铁线、南抵太平场镇、北至垫大高速路的以山为屏、以河为界、槽谷生长双五十城市空间布局。加强产城景融合,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按照工业用地集中向南拓展、生活用地向北拓展的布局,构建一环两带三点四廊的网络化开敞空间体系。持续促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特色彰显和品质提升,着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垫江,推动城市空间从30”小城市向50”中等城市迈进,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科学构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城两翼三轴的城镇空间结构,一城指中部城镇集中发展区,包括桂溪、桂阳、太平、黄沙、长龙、澄溪、高安等乡镇(街道),是全县城镇化快速提升、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发展的区域;两翼指北翼现代农业发展区和南翼文化旅游及现代农业发展区,分别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业;三轴长垫梁经济发展轴、广垫忠城镇发展轴和长寿湖区域发展轴。

(五)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为科学评估三条控制线划定情况,调整完善划定成果,确保三条控制线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中能够科学精准落地,按照国家和市、县工作部署,从20196月以来,我县陆续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试划工作,统筹协调全县生产、生活、生态整体关系,将重要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以及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目前,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已完成并上报至自然资源部,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已完成试划方案。

二、关于抓质量,提速建设东部新区方面

(一)东部新区基本情况东部新区地处垫江县城东北部,南靠南阳大道,西临桂东大道,东临渝万高铁,北接垫--武高速,与老城中心及高铁站前中心区联系紧密。现行总规30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7平方公里位于现行垫江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2020)范围内,新一轮双五十国土空间规划将进一步扩大东部新区范围,总用地范围为20平方公里。

()东部新区定位。东部新区是垫江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垫江扩容提质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板块和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战略支点,更是社会各界投资垫江兴业的主战场。当前,新区全面按照城市新高地、市民新家园的功能定位,紧紧围绕特色文化区、现代商旅区、高端居住区、湿地生态区等功能分区,扎实推进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一年奠基、三年成形、五年见效的开发建设目标,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东部新区的发展目标。充分挖掘垫江区位、交通、用地条件等优势,利用垫江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政策优势,抓住在“一带一路”倡议协作中承接重庆部分产业配套职能、渝东北城镇群战略地位及长安试车场项目、钟表计时项目等市级重大项目落户垫江等机遇,努力建成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宜居之城、康养之城

(四)注重新区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吸纳新的规划理念,坚持总体规划和局部设计并重,融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前瞻性城市开发理念,打造川渝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市民宜居宜业新家园。一是完成新区重要地段详细城市设计。对新区约12平方公里进行总体规划研究,确定两心、两轴、一环、一带、多点重要地段详细规划设计结构。对围绕三合湖公园周边1.6平方公里重要地段进行详细研究,从城市高颜值和市民生活高品质两方面出发,打造集文化体验、康体养身、商业休闲、品质居住、生态湿地于一体的垫江品质休闲核心区、旅游服务先导区。二是编制新区“3D+”场平方案。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大填大挖,保护好东部新区自然生态本底,通过开展3D+技术手段,对新区10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场平及道路优化设计。确定整个新区场平竖向标高和道路标高,精确分析土石方挖填地块和挖填方量,明确各个地块的开发时序。通过优化竖向设计,新区挖方量减少780万方,道路总投资节省约2.2亿元,同时解决了弃土难问题,有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为后期开发建设留足了发展空间。“3D+”场平方案,已运用到东部新区各项目建设中。三是搭建新区三维仿真系统。在现有城市建成区的基础上,利用新区10平方公里城市设计,搭建城市建筑三维建筑物模型和三维地形仿真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建筑物、相邻关系、空间尺度、视线通廊等地物要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观察论证分析,合理布局新区。目前,三维仿真系统已基本建成,并将“3D+”场平相关数据应用到系统中,同时,为多层次凸显新区风貌,根据地块功能分区、开发用途,合理控制容积率,形成起伏跌宕,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凸显通透的视觉感。中心商务区容积率控制在2.5-3.0,居住区控制在2.0以下。在三合湖公园南侧规划80-100米的高层簇群,在公园西北角规划一座120米地标建筑;高铁站前区规划100米内的高层簇群。此外,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建筑退让空间布置沿街公园,在街角路口零散小型地块建设口袋公园;专题研究街道绿化布置,一街一景,常绿树种与花灌木草有机组合,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景观效果。

()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一是三合湖湿地公园基本成形;二是城市博览中心、优质教育基地、旅游集散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管廊监控中心已开工建设;是长龙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已完成选址及功能规模论证,正在开展方案设计。

()根植新区历史文化。在新区的各类规划中,充分融入垫江文化特色,在城市设计的街心花园融入垫江的农耕文化,在广场建设融入孝善文化,在三合湖公园融入寨卡文化,在牡丹大道融入了牡丹元素等。特别是对三合湖公园景观、建构筑物命名,成立课题组,专题研究探讨我县的传统文化,提取传承精髓,命名景观、建构筑物,使其独具垫江特色。

三、关于补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方面

(一)严格空间形态规划管理。修订垫江县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办法,优化城区空间层次,强化城市风貌管理,促进建筑物设计更加适用、经济、绿色、美观。严格控制临山、公园绿地、广场、滨湖地区、重要节点建筑高度,推动天际线、街道立面、建筑色彩、空间尺度更加协调。依托县城独具特色的山、湖、人文本底资源,突出东部新区、站前片区等重点区域针对性风貌引导,拟出台100平方公里城区拓展空间管控办法,建设郊区新城50”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彰显牡丹之乡独特魅力。

(二)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结合规划编制、规划修改、规划实施情况以及《东部新区重要地段详细城市设计》《渝万高铁站前片区详细城市设计》法定化落地需要,开展法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动态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更新规划,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优化城市功能,增加应急避难、环境卫生、园林绿地、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用地有效供给,推动城市建设用地再规划再提升,提高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加强新建项目管理,确保新区宜居品质。对于东部新区新建项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从而提升城市品质:一是土地出让前,局将严格按照城市控规、城市设计等规划提出建设用地条件函,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指标和建筑风貌、建筑布局建筑外立面材质、色彩、海绵城市、配套设施等设计方面的控制要求及注意事项;二是土地出让后,东部新区管委会主动服务,即主动联系告知建设业主严格执行相关设计方面的控制要求、注意事项,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三是建筑设计方案审查阶段,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局、东部新区、桂溪街道、桂阳街道等有关部门实行部门会审制,对建设项目的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化指标、消防通道等进行审查,提高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尽量避免后期调整方案,做到设计施工一张图。同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关于幼儿园、社区用房等配套设施配建标准,配齐配够新建项目配套设施,提高小区居住品质。

四、关于强管理,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方面

(一)城市细管一是有机更新市政设施。加强巡查,及时维护更新市政设施,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7%,道路照明设施亮灯率达98%以上,道路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8%,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5%;二是环卫清扫保洁常态化。主要城市道路机扫率达100%;城市水域清漂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三是园林绿化精细化管护。及时修剪、补植主次干道乔木行道树,开展病虫害防治。四是执法管理精细化。制定《案件移送制度》《违法案件流程管理制度》等4个案件办理制度;设置了临时占道经营规范管理摊区37处、提供摊位2200个;加强城区违法行为巡查,及时查处城市管理违法行为。

(二)城市众管努力营造共建共管共享氛围,引导市民加入城市管理。开展“3.19”城市管理服务主体周网络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周末文明出行劝导”“文明服务进社区等主题宣传和志愿服务;推动落实门前三包”“五长制示范街创建,打造碧桂园、西欧花园步行街及周边路段2条示范道路,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612份,设立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等五长”120名;畅通市民投诉渠道,及时有效处置城市管理领域舆情。

(三)城市智管一是粪污处理已发挥行业引领作用。20207月,我县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民营资本注入,即粪污处理及物联网大数据监管项目,由重庆市智环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县城镇化粪进行监测、监管、治理、托管一体式智能化服务。目前已普查全县城镇化粪池共2717座,技术信息勘察已全部完成,勘察率100%;已安装监测设备化粪池共1000余座。粪污处理及物联网大数据平台项目已在毗邻区县和双城经济圈中发挥作行业引领作用,助力城市管理大数据产业发展。二是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高效。我县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始建于2009年,2017年与重庆移动公司垫江分公司合作进行了全面升级建设,现覆盖面积为15.12平方公里,涉及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县城市管理局(含4家下属单位)、县规划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桂溪街道、县供电公司、县自来水公司、移动公司等16个处置部门,实现了城市综合管理主要参与单位全覆盖。并接入公安视频监控178路,实现了与公安视频资源共享。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大城管格局。每月处理城市管理案件1000余件,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三是城市照明智能监控高效节能。垫江县城市照明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于2014年建成投用,并于202012月完成升级改造,现有终端319台,管控路灯7900余盏、管控楼宇夜景30项;路灯电缆防盗系统于20211月建成投用,现有防盗终端43台,管控道路13条(桂北大道、长安大道、三合大道、明月大道、明月一路、玉鼎大道、回龙路、白银路、白龙路、丹阳路、北新西路、北新东路、国能国际旁道路)。现有城市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率已达到90%,城市楼宇夜景智能控制率达到70 %四是智能化停车管理已投入正式运行。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设置智慧停车位,完成2600个泊位视频桩车辆检测设备的安装,完成五处公共停车场(体育场3处,牡丹湖2处)设备安装,完成2600个泊位视频桩车辆检测设备的安装,完成五处公共停车场(体育场3处,牡丹湖2处)设备安装,均已投入使用。

(四)马路办公2019年,我县开始推行领导马路办公,县领导和城市管理局领导切实践行马路办公工作模式,解决了一大批城市管理问题。2020年,将马路办公工作模式推广至乡镇(街道),构建了马路办公城乡协同开展局面;健全马路办公工作联动机制,城市管理主要部门联合开展马路办公,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良好氛围。2020年,县级领导开展马路办公”238次,县城市管理局和各乡镇(街道)开展马路办公”4190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6426个,整改率100%。解决了凤山隧道美化靓化、迎春桥路背街小巷整治等一批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五)执法体制改革为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将城管执法重心下沉至街道,厘清城市管理执法职责权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与街道、社区有机融合,积极构建权责明晰、统一高效的城市运行管理模式。202010月,下沉8名正式执法人员、110名协勤人员到桂阳、桂溪街道,与23个城市社区、330名网格员进行有机融合,下沉执法人员既为执法员,又为网格员、监督员、宣传员。城管执法重心下沉,城市管理边界更清晰,责任更明确,执法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和壮大,街道社区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显著提高,巡查发现处置机制更加健全,处置效率大幅提高。

此答复函已经陈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

垫江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15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