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3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刘娟、杨军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建议》(第37号)收悉。经与生态环境局、县融媒体中心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摸清底数、建立台账
利用乡村建设平台,组织全县26个乡镇(街道)287个村(涉农社区)全面开展摸排调查,共摸排农户244823户,其中一般农户237732户,脱贫户7091户,重点将入户道路、饮水、使用能源、住房、卫生厕所、人居环境等情况,按照分层分类摸清全县村(社区)和农户底数,并定期更新数据库,分析数据,为全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数据保障。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各乡镇(街道)利用赶集日、村社利用广播、支部主题党日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垃圾分类、建设美好环境”“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志愿者清扫场镇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活动”。累计发放手提袋2万个、围裙1.6万件、垃圾袋35万余卷,香皂、纸巾等小礼品20余万份。二是融媒体中心拍摄专题片、电视新闻、制作短视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去年以来,县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已刊播相关新闻稿件(融产品)400余条,不断营造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三、政府引导、建章立制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预算33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其中:收运费1400万元、末端处理300万元、每村每年工作经费1.5万元、设施配置费用兜底。二是配齐保洁队伍。通过劳务外包、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性公益岗位相结合的方式,配齐乡村社三级保洁员队伍。三是强化设施配备,保障正常运行。全县301个村(社区)已完成前端投放设施建设。建成503个四分类投放亭、359个三分类投放亭、7714组二分类投放桶,设施配置率100%。
四是将人居环境考核纳入县对乡镇(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对业绩突出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表扬;对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生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进行通报,充分调动乡镇(街道)的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
四、群众主体、抓实抓细
一是建立县、乡镇、村社多级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院落微治理、乡村治理积分制等方式,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二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五清理一活动、清洁周等系列活动,建立长效机制,让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三是开展和美乡村户、院落、村、镇四级联创,通过和美户、最美庭院评选,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不断激发保护环境的群众意识和力量。
此答复函已经李德飞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