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11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4-06-03


何成祥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建议》(第111号)收悉。经与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县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情况。目前全县农村地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6597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0.819万户,已建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的行政村数量120个,实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应用系统覆盖的行政村数量222个,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覆盖行政村数量222个。5G基站1137行政村互联网通达率达100%、全县5G行政村通达率达92%、农村互联网普及率93%、广播电视网普及率90%,基本满足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的网络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我县作为全市五个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之一,肩负着“争当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使命重托,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转型发展中起着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建设了现代农业园区(毕桥村)数字农业园区,实现了人、农机、设备、作物、物料、环境全面自动化规范管控,逐步建设为全国领先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建设了多个智慧农业项目,猪福门、瀚禹晨的生猪智能化养殖项目,农业遥感大数据平台和垫江晚柚生产应用场景建设项目高峰镇大井村柑橘园智慧灌溉示范项目沙坪镇毕桥村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项目。

(三)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一是印发《垫江县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和《垫江县电子商务发展壮大行动方案》,为电商行业发展提供良好氛围;是引入专业机构运营管理垫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筹全县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三是培育垫江优品”“龙溪风物”“垫江石磨豆花电商公用品牌,并统一设计外包装,上线米粉、大米、土鸡鸭等农副产品47个;四是持续打造高安镇青坪村电商服务站等9个镇村电商项目其中,普顺镇立足不断发展壮大的普顺长柏土鸡养殖产业,建成以普顺长柏土鸡蛋、普顺长柏土鸡、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网上销售服务为特色、功能完善的村级综合型服务站五是重点打造了包家镇电商服务小镇,在场镇陆续开设了7个电商直播间,形成了一条电商直播街区。将全镇优质的特色农产品统一注册为包家甄橙商标包装推广,创塑了一个特色商标。同时积极打造甄橙电商云销包家区域公用电商直播品牌,不断提升品牌正能量、辨识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一是将继续协调各通信公司,持续提升农村互联网覆盖,力争在年底全县5G行政村通达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广播电视网普及率均达95%以上二是协调物流快递公司,增加更多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的行政村;三是深入挖掘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更多企业来垫试验、打造示范;四新建渝东电商产业园。产业园集电商跨境电商交易、仓储配送、快递物流、研发孵化于一体,概念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开展两阶段勘察设计工作,渝东电商产业园将致力于服务垫江电商行业发展,完善全县电商产业生态;依托垫江优品等线上平台,推动本地散小优质农产品网上销售

二、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一是县科技局与县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垫江县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对创新主体、科研投入、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激励,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县科技局每年在各乡镇(街道)对部分农业企业进行项目立项,并对立项项目进行任务书的签订,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形成一套技术方案,达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效果。从2019年至今,县科技局已对西瓜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坡地柑橘园水肥一体滴灌示范推广”“稻田节水灌溉技术初探等智能化项目进行了立项二是加快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据算力,构建全县农业农村大数据“一张图”;三是依托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以“三调”数据库为基础,加快构建全县农田建设“一张图”;四是持续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快推进与市级追溯平台数据对接和互联互通。

下一步,一是及早谋划项目,对于农业智能化项目将优先考虑立项;二是打通数据壁垒,统筹相关单位建立涉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三是做好向上争资工作统筹利用好上级专项资金,更好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

(一)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情况。目前,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总数2个,开展数字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数量2个,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100%乡镇卫生院数26个,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现远程诊疗的乡镇卫生院数26个,村卫生室数271个,与上级卫生机构实现远程诊疗的村卫生室数271个,乡村远程医疗覆盖100%。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行政村数量7个,纳入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范围的行政村总数7个,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覆盖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总数24个,纳入数字化监管的设施数量24个,农村地区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数字化监管覆盖率100%

(二)扩展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充分利用重庆群众文化云垫江平台建立了特色文化资源库,包括新闻动态、群文、非遗、文物等模块,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文学摄影、地域文化等内容,全县各乡镇文化分馆均可在平台上共享资源,获取相关文化资料信息。同时,云平台和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上均开设了线下场馆预约通道、线上线下培训学习报名通道群众文化活动报名通道、志愿服务申请与配送通道,各乡镇、村社有文化演出、培训等需求,均可在平台上申请预约。

(三)推进数字文化场馆建设。建立起26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通过文化DLIBS集群数字图书平台开展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为一体的通借通还工作站,电子阅览室合计电子图书达30万册,将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到各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同时在乡镇开展数字阅读培训课等活动。

下一步,一是促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特色化。1.更新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传统技艺、民间文学、非遗文化等固有文化资源,不断进行创新、优化,形成数字影像资料,因地制宜丰富乡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内容,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效支持2.探索推进乡村农文资源整合发展。将农特产品推广销售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在乡村村晚、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中融入乡村本土特色农产品直播环节,强化本土内容供给;二是打造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场景多元化。1.打造个人文化场景。引导并帮助村民自主创作、上传视频,使富有乡土气息的个人场景化叙事进入用户视野2.打造消费文化场景。推动乡村旅游消费场景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发展,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四、加强农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是出台《垫江县人才引进激励办法(试行)》《垫江县柔性引才八条》《丹乡英才服务细则》《垫江县推动全县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形成了1+N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乡村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环境二是充分发挥重庆市大数据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按照“1+4+26”模式,即1个中心园,高新区、澄溪、高安、周嘉4个分园,26个乡镇(街道)人力资源驿站,统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开展数字化人才培养和服务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多举措做大做强丹乡英才·职引未来品牌,举办春风行动”“丹乡人才周周会”“直播带岗等专场活动四是深化打造智汇丹乡·筑梦垫江人才品牌,大力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开展针对性和精准化技能培训,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将电商直播、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工种)纳为丹乡之星杯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积极推动数字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下一步,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在数字化人才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强弱项、补短板、提质量,助推我县人才平台建设。一是加快建设人才培育平台。加快推进智能+技能数字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好技能大师工作室、乡村驿站等平台二是拓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贯彻落实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工作。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两类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此答复函已经李德飞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5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