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4-24

王治文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各项规划建设的建议》(第201号)收悉。经与县委组织部、县商务委、县水利局、县文化旅游委、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已编制《垫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垫江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垫江府发〔202217),其中,提出“争当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目标,新民沙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成功开园;高质量打造明月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成明月天香旅游度假区。持续放大3+10+26”示范带动效应,建成市级巴渝和美乡村13个,巴渝和美乡村推进村102个、巴渝和美乡村达标覆盖率达到40%,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和美乡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以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完善农产品主产功能区规划,优化布局以周嘉为主中心的北部片区板块,重点发展粮油、畜禽产业;以高安为中心的中部浅丘板块,重点发展粮食、蔬菜、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坪山为中心的南部高台板块,重点发展蔬菜、水果、畜禽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

(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聚焦“四县三乡”目标,打造“五个万亩级”示范,围绕粮食大县,播种粮食98.96万亩、产量41.19万吨,建成水稻、油菜等高产基地20个;围绕种业大县,发展水稻和油菜制种3.39万亩;围绕牡丹之乡,新发展芍药2000亩,累计建成观赏牡丹、芍药基地1.05万亩,牡丹水乡开园迎客;围绕晚柚之乡,巩固提质晚柚生产基地3.5万亩,打造4个精品示范园,实现水果22.86万亩、产量26.31万吨;围绕蔬菜之乡,发展蔬菜42亩、产量91万吨

(三)农旅结合共同发力。按照“山上文旅、山下产业”的发展思路,在明月山沿线、龙溪河产业带发展油菜、榨菜等特色农业,支持仙草园、樱花世界、牡丹水乡等重点文旅企业提档扩能,扩大芍药、牡丹花等种植面积,发布油菜花海自驾游线路,发展近郊旅游,解锁流量密码,使农旅融合愈加深入发布运营“惦记垫江”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垫江辨识度,提升垫江农特产品影响力,带动旅游产品销售。

(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四好农村路”121公里,获评重庆市“最美农村路”;投入建设农村供水保障项目不断提高全县饮水保障水平;建成5G基站共1837个,网络通达率达97.1%。建成高标准农田74.42万亩,正在建设1.5万亩,即将开工建设8.3万亩新建提灌站32个。建立县、乡、村1+2+25”三级寄递物流节点,完工投用渝东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产业园、摇亭食品电商供应链基地,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

二、生态振兴方面

(一)加快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新建一体化户厕、卫生厕所改造、还田还土等方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截至2024年底,完成了杠家镇大同村、砚台镇水口村、沙坪镇环大村等43个涉农村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2%

(二)动态清零农村黑臭水体。通过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方式实施水体治理,完成了全县排查建档的82处农村黑臭水体的整治,消除黑臭水体面积约39.8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将农村黑臭水体纳入河湖长制,开展水体长效保洁,建立常态化管护和抽查机制,确保农村黑臭水体返黑返臭问题不再发生,强化我县农村黑臭水体“长制久清”能力。

(三)强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全县200户(500人)以上农村居民聚居点已建成投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座。建立设施非正常运行整改清单,对非正常运行设施进行全面整改,对污水管网建立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纳入亚行项目,扩大污水收集效率及范围。逐步探索通过流量计和视频监控等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数智监管,开展设施数字化建设。

三、人才振兴方面

(一)加强政策激励。结合实施“丹乡”人才引进攻坚行动,制定落实创业补贴优惠政策;常态化开展人才公寓配租工作,建成高品质人才公寓390套、入住率90%以上,有效解决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

(二)加强感情交流。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健全跟踪联系机制,落实乡镇(街道)业务骨干、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与高校毕业生等人才结对联系,定期不定期推送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成立垫江县大学生联合会,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分设联络站,定期组织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开展座谈交流、“家乡行”实地参观等活动,积极宣传家乡发展变化和人才支持政策。将优秀青年人才纳入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范围,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三)加强人才引进。优化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计划,每年拿出一定比例招录招聘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等方面人才。深化长垫和川渝人才协同合作,用好县外人才力量。

四、文化振兴方面

(一)民宿融合盘活闲置房屋。坚持以闲置存量房资源为基本点,撬动闲置农房资源,利用桂阳街道、太平镇等镇(街)闲置农房,抢抓民宿从单纯住宿向“民宿游”转变机遇,建成巴谷·宿集、春晓·楠竹山舍、凤凰泉、山书石文化小院、牡丹人家等5家精品民宿。

(二)精品线路串联乡村景点。以明月山为抓手,推动明月山和龙溪河流域“连片发展”,依托县域牡丹文化、豆花文化、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汽摩文化、房车、民宿、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串珠成链、由点及面,推出乡村旅游线路,实现乡村旅游成片式发展。

(三)特色文化增添乡村活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送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举办“唱响川渝·声动垫江”原创音乐会、“三合四季 明月之声”群众文艺汇演品牌活动、“四季乡村村晚”4场;传承非遗技艺,推动垫江刺绣等6个项目申报第七批市级非遗。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每年分级分类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成员全覆盖轮训,邀请市级部门、县级部门有关领导、专家讲授党的创新理论、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课程,选择优秀基层干部分享农村工作经验,结合党员冬训,全覆盖轮训农村党员,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持续推行划分党员责任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机制,全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推动党员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二)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提高群众自治能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等集体经济项目,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此答复函已经陈午清副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4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