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9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钟娟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96号)收悉。经与县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4年,垫江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成新建园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食农加工延链强链项目、耀兴瑞华年产80万吨矿泉水智能生产线项目等重点项目相继投产,发布“惦记垫江”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市级“爆品”4个,获评全市“十佳园区”1个、“十佳企业”1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129.41亿元,整体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在全市赛马比拼总榜单排第6位。2025年,全县将继续强基地、促扩能、塑品牌、建园区、优服务,多措并举推进全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迈大步、上台阶。
一、针对“加强原料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是发展县域特色产业。聚焦“四县三乡”目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100万亩、产量40万吨以上,种植油料作物17万亩;出栏生猪70万头,发展鸡鸭鹅等家禽700万只;稳定蔬菜面积40万亩、产量90万吨以上;开展水稻油菜制种3万亩;新种植牡丹、芍药3000亩以上;引导发展蚕桑产业1000亩以上,实施特色肉兔产业链建设项目,推进渝东北禽蛋交易中心建设,保障食农加工原辅料供给。二是创建标准化基地。统筹财政衔接资金,支持建设中药材(芍药)、优质稻、种业、榨菜等标准化原辅料生产基地5个以上,鼓励实行“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方式,推动原辅料基地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和农资领域违法行为。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
二、针对“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是强化财政支持。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720万元(其中衔接资金1890万元、稻谷产业集群资金830万元),重点支持13家食农加工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二是实施重点项目。实施食农加工产业延链强链项目,计划使用财政衔接资金支持盛香源、吉之源、顺琪食品、川久食品、天圣制药、悦露酒厂等10家企业技改扩能,已下达项目计划5家890万元、投资计划5家1000万元。实施稻谷产业集群项目,支持快大厨食品等3家企业建设信息管理中心,已下达项目计划830万元。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粮油、果蔬茶、肉蛋奶、休闲食品、预制菜、火锅食材、中药材食农加工七大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引进信息化水平高的企业,促进优质项目落地动建。
三、针对“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的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由县供销合作社牵头制定《“惦记垫江”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分类制定前期已授权单位推广措施,积极探索“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建立健全“惦记垫江”品牌体系,力争早日取得品牌注册成果。二是强化品牌培育。积极申报“中华、重庆老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做响箐口大米、卷洞大米、垫江蜜本南瓜、垫江晚柚、垫江芍药等“土特产”名片,组织办好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扩大市场影响力。三是打造特色“爆品”。深化工业设计,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把关和品牌包装,力争申报增补3个“爆品”培育企业,筹备举办川久蒸鸭2025年重庆市级“爆品”发布活动。
四、针对“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一是培育产业集群。锚定休闲食品、现代中药及中成药两大方向,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计划拟升规耀兴瑞华、汇钜食品、盛香源食品、花寨药业等企业8家、力争当年升规企业产值1.6亿元,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提档加工园区。持续完善县食品加工园区道路、标准厂房、供能供水、废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出台全县工业项目供地价格机制、高新区工业标准厂房租赁价格机制等政策,力争加工园区土地、标准厂房使用成本下降10%~15%,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继续保持2025年市级“十佳”园区。三是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与川农牛合作,打造以粮油为主,榨菜、蜜本南瓜、牡丹花茶等为辅的产业示范综合体;与江南大学、西南大学、市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研发垫江石磨豆花预制菜系列产品,招商市场主体加工销售,显著提升产值效益。
五、针对“持续完善保障政策”的建议
一是深化要素保障。由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落实举措,在用地价格方面解决食农加企业占地“非农化”和新招商加工项目用地难问题。由兴垫集团负责普查并建立全县乡镇闲置校舍等国有资源台账,盘活部分资源用于食农加产业发展。二是优化金融服务。由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牵头加强县域涉农金融政策梳理宣传,县农业农村委抓好市级农产品加工“双百”企业贷款贴息;由县税务局牵头制定食农加企业升规入统的税务服务方案。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与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合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努力开创地校合作新局面,为垫江食农加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此答复函已经陈午清副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