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2号提案的复函
吴盛海、何望、朱中玲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垫江牡丹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全链条发展牡丹产业的建议》《关于将曹回芍药产业发展纳入县级重点项目的建议》(第22号)提案已收悉,经与县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们所提“关于加快垫江牡丹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全链条发展牡丹产业的建议、关于将曹回芍药产业发展纳入县级重点项目的建议”是促进我县花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繁荣乡村经济,打好花卉产业牌,补齐我县花卉产业发展短板,走深走实农旅融合之路的有效举措,建议提得精准、及时,为我县大力发展牡丹、芍药产业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以牡丹为主的观赏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3000亩,以鲜切花为主的芍药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年产鲜切花约1500万枝,旅游及鲜切花收入在1亿元以上,花卉产业初具规模,花卉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但我县以牡丹、芍药为主的花卉产业因花期短、切花质量差、品种少、产业链条不长等诸多因素影响发展较为缓慢,故只有采取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机制、高起点规划、繁育引进新品种、改变产业发展运营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产品品牌、创新销售等方式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为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成立牡丹(芍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我县已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何文武任组长、县政府副长李小莉任副组长的垫江牡丹(芍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垫江牡丹(芍药)产业发展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明确了县级各部门、各相关乡镇在发展牡丹(芍药)产业工作的职能职责,适时组织召开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职责,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研究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垫江牡丹(芍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入走访重点乡镇、重点基地、重点景区、重点业主,组织召开乡镇、村、社、业主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会的基础上,将出台牡丹(芍药)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种苗繁育、生产管理、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产品加工、科技研发、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政策。三是推广校地技术研发、生产指导模式,我县已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开展牡丹(芍药)种苗繁育、种植技术集成示范、设施栽培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目前四川农业大学已在曹回建立100亩的设施栽培、种苗繁育基地一个,为我县探索牡丹(芍药)种苗繁育研发、栽培技术示范集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高起点规划,为产业发展把脉定位
采取突出重点,增量提质、挖潜拓能、多元发展模式。实行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提质与增效同步,观赏与生产兼具,农业与文旅融合,外地优良品种与本特色品种相搭配的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规划方面:一是已将牡丹、芍药产业发展纳入我县“十四五”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牡丹、芍药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重点是结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依托澄溪、太平、新民、沙坪等明月山沿线乡镇,把华夏牡丹源、恺之峰牡丹景区、牡丹樱花世界、曹回芍药园等景点串珠成链,建设“一带多点”牡丹、芍药产业发展核心区。科学布局观赏牡丹、芍药种植区和多种用途牡丹种植区,明确深精加工、衍生品、鲜切花、研发等方向、目标和措施。二是做好规划衔接。把牡丹产业、芍药发展与农业、文化、旅游等相关规划有效衔接。
文化旅游发展方面:一是把牡丹文化和耕读文化,加大牡丹品种的鉴定和培育,开发牡丹食用、药用、油用等商业价值,延伸牡丹产业链条纳入垫江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二是把明月山千年牡丹地域为载体,连片种植四季多彩牡丹,充分利用山谷+花卉资源要素,开发“千年牡丹·花海山谷”文旅产品。打造“牡丹小镇”“牡丹古村落”“牡丹人家”“牡丹专家小院”“牡丹书画院”“牡丹书屋”“牡丹康养木屋”“牡丹音乐广场”,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传承千年牡丹历史文化和民间故事等纳入垫江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暨建设农文旅融合的国家康养文化旅游聚集区规划。
三、挖掘牡丹文化,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是将牡丹融入城市建设。为建立我县独有的城市形象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我委正在牵头推进垫江城市品牌规划,拟从城市品牌文化设计、城市品牌视觉设计、城市品牌推广工具建设三个版块打造垫江城市形象品牌。通过垫江城市品牌提升项目中植入牡丹文化元素,在城市门户景观和公园绿地等地段展示垫江牡丹文化LOGO设计、牡丹文化景观小品设计、牡丹元素的IP设计等。通过“微改造”,让牡丹文化元素广泛应用于县城的公园、广场、道路护栏,让我们视觉所及,处处有牡丹,营造牡丹故里氛围,充分展现垫江县“牡丹故里”的文化底蕴。二是将牡丹融入文化演艺。深入挖掘垫江牡丹历史文化精髓,讲好垫江牡丹故事,提升垫江牡丹文化价值。精心打造的重庆首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音乐剧《牡丹红》于4月21日首演,该剧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发展牡丹产业,坚持走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之路的故事,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三是挖掘打造垫江白芍文化。充分挖掘垫江白芍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意蕴,打造垫江白芍鲜切花品牌。如我县曹回镇白芍鲜花曾多次在北京、唐山、青岛等园艺博会比赛中分别荣获金、银、铜奖。
四、高水平运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委、县文旅委打捆使用涉农资金、文化旅游发展资金先后建成牡丹樱花世界、恺之峰、华夏牡丹园、曹回镇徐白村芍药生态园等旅游景区。配套建设旅游步道,观景台,停车场,公厕,休闲座椅等基础设施,完善了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设备,引进牡丹、芍药前沿新品种32个,新建成牡丹、芍药采摘观光基地2000亩,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满足了游客观花赏景所需。二是县文化旅游委加大了樱花世界、恺之峰、华夏牡丹园等4A级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共举办旅游服务从业人员专项培训5场,培训服务从业人员250人次,极大提高了景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高品位宣传,提高产业知名度
一是通过每年举办垫江牡丹文化节,利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34家主流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对垫江山水牡丹及芍药鲜切花宣传力度;二是积极参加2019年在北京举办的牡丹盆栽和芍药切花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曹回镇徐白村打造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大了牡丹、芍药产业推介力度。三是举办以“心花怒放 · 奔跑垫江”为主题的2021重庆垫江牡丹半程马拉松活动吸引外地客人到我县的观光旅游,提升了我县牡丹花、芍药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我委将以牡丹、芍药产业高起点规划为引领,着力推动牡丹、芍药产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完成产业基础设施设备,推动牡丹、芍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运用举办大型节会,新闻媒体加大牡丹、芍药宣传推介力度,激活垫江牡丹、芍药产业链,让花卉产业成为能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此复函已经李德飞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