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民政局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复函
垫江民政函〔2022〕95号
刘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养老工作的建议》(第118号)收悉。经与县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垫江县常住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4.5%,比全国全市分别高出5.8%、2.63%;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20.29%,分别比全国全市高6.79%、3.21%。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和医疗负担进一步加重。因老年人疾病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长期性,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护问题的同时,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2016年我县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县,但医养结合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比例不高,究其主要原因为:一是老人思想保守。据县卫生健康委数据表明,全县居家养老人数
占94%,社区养老占5.1%。机构养老却不足1%。调查发现,养老方式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到机构养老就是子女不孝”的面子观念比较普遍,导致大部分子女不同意父母、老年人自己也不愿意进机构养老。二是机构服务普遍较低。兴办养老机构的社会人士怀揣“捞快钱”心思,不舍得投入资金导致机构条件差。加之养老服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专业水平不高,致使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三是养老制度不够健全。现行政策文件主要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方面,缺乏具体操作实施细则,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标准、建设标准尚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四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既懂日常照料又懂医疗救治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比较缺乏。服务人才供给总量不足、流失严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融医入养”补充养老机构医疗功能。支持社区养老机构以“一个法人、两块牌子”方式,申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鼓励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医务室或护理站,为入住老人开展医疗巡诊、健康管理、急诊急救等服务,使70%以上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双百年养老机构、星源心养老机构是其突出代表。
(二)“融养入医”加大医疗机构养老功能。建立乡镇医院与属地养老机构签订对接联系服务协议,通过设立卫生室、派驻医务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保障社区养老机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医疗培训纳入养老服务培训范围,每年培训150人次以上。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远博健康养老机构、康恩健康养老机构是其突出代表。
(三)“医养融合”凸显医疗养老配合功能。重庆宏善养老集团有限公司与社会福利院联建医院,为在院老人及周边群众提供日常健康管理、基本诊疗服务、老年病例转介等综合服务。乡镇敬老院、乡镇(街道)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和所在地卫生院均签署医养等合作协议。社区养老服务站依托村级卫生站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日常健康管理等工作。县养老护理院(县医院)工程主体完工,建设规模45729平方米,建成后可新增医养床位400余张。依托澄溪卫生院扩建为医养一体的南部片区医养中心提升改造项目现已正式运营,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设计床位377张。
三、下一步打算
(一)转变观念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网站、垫江论坛及各种新媒体,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医养结合政策、健康促进、养老理念、工作成效等宣传推广,倡导多元化、多层次健康养老,增强老年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帮助群众转变养老观念和思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理顺体制形成强大合力。拓展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健康服务功能,建立按病情分类收治医养结合体系、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盘活社区医疗机构为养老服务资源,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健康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放市场准入、出台优惠政策等方式,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三)制度完善提供根本支撑。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办法,强化对制度执行的指导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吸纳先进经验,形成可复制的做法,不断健全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四)队伍建设提供力量保障。 转化部分医生、护士从事养老服务。重点依托渝东卫校前瞻性培养养老专业化人才,大力引导老年服务与管理、养老护理等专业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行业。不断完善专业护理人才职业发展体系,完善待遇保障、职称评定等要素建设,确保人才可持续发展。
此复函已经民政局局长李必树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提案办理征询意见回执表上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垫江县民政局
2022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