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12500231451995828Q-垫江县供水管理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1451995828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垫江县供水管理站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垫江县供水管理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建设管理农村供排水工程,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农村供水规划编制及项目审查报批 监督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 供水资质评定、技术考评及从业资格管理 指导、监督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运行管理 | |||
住 所 |
垫江县桂溪街道南内街9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刚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垫江县水利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575.67 |
1723.53 | |||
网上名称 |
垫江县供水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以项目建设为推手,提高居民饮水质量 (一)加快推进2022年农村供水保障项目的实施 2022年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总投资365万元,主要用于永安镇和五龙场镇的供水主管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为:安装直径200-250毫米的PE管10.8千米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施工的冲刺阶段,预计1月中旬通水,能有效的解决永安镇的供水压力、水量不足等问题,提高永安镇3.88万人的饮水质量。 (二)抓紧实施2022年维修养护项目 2022年维修养护项目共2批,总投资616万元,涉及全县13个乡镇,管网维修改造57.5公里,购置净化消毒设施设备8套,购置水质检测设备7套,购置加压设备4台,取水头部改造5处等内容,目前已经完成裴兴厂区至场镇管网改造项目,砚台至汪家场镇管网改造项目,新民镇帽合村、南印、树新村管网改造项目等建设任力。 (三)稳步实施农村移民安置区智慧人饮建设项目,实现农村供水智慧化 农村移民安置区智慧人饮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已到位资金1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002万元。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表27套,清水池和高位水池的流量监测12处,结合管网水量压力监测,DMA分区管理、物联网技术,从而实现出厂水质实时监控、厂区自动加药控制、管网故障快速定位和精准预判,实现从制水到供水、“源头”到“龙头”的全数字化精准高效监控,通过构建城乡一体的供水工程网、信息网、服务网“三张网”,实现城乡供水运营服务一体化,切实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持续、高效、安全的供水服务。目前已经完成前端感知设备90%的工程量,智慧人饮数据库建设、智慧人饮支撑平台建设、智慧人饮应用体系建设、智慧人饮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务云租用及网络安全已经全部完成,收费系统已经正常运行3个月,其他系统正在进行数据测试及用户运行体验,数据整理完成后即可交付使用。 二、多措并举,提升饮用水质量 (一)组织机构保障。成立以澜泉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饮用水水质提升工作小组。 (二)科学制定任务清单。围绕城乡供水水质提升进行系统谋划,印发《垫江县提升城乡饮用水质量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快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监管执法、加快制水工艺和供水管道升级改造等9个方面主要任务。制定了《垫江县2022年城乡水质提升问题清单及工作清单》,梳理出5大问题类别、20个问题清单、83个具体问题,并细化了83条整改措施。通过清单式管理、销号式验收,城乡饮用水质量提升工作措施及问题整改得到全面实施。 (三)定期召开会议。目前已召开2次县级会议,3次部门联席会、8次供水公司专题工作会,各类水质研讨会95次,制定水质管理制度3个共45条,签订目标责任书6份,印发饮用水质量提升文件7份、水质宣传资料3份,确保农村供水水质得到有效提升。 (四)加大资金投入。 1.推进取水制水工艺升级改造。一是投资30余万元,完成高安、普顺等4个厂区斜管填料更换和坪山、永安等5个水厂滤池滤料更换,提高净化制水效能,极大改善出厂水水质,得到群众一致认可。二是投资30余万元,完成裴兴、大石等5处取水头部改造,实现分层科学取水,降低因气温骤降带来水质异常情况的发生频率。三是投资160余万元,完成坪山、白家等12个厂区净化消毒设备的更新,使得絮凝消毒药剂投加更精准,出厂水水质更有保障。 2.改造完善输配水管网体系。一是投资1500万元,更新改造裴兴、永安、新民等11个乡镇共460公里输配水管网,提高17.7万居民饮水质量。二是投资180余万元,购买20套加压设备,解决高峰镇、白家镇、高安镇、杠家镇、永安镇、坪山镇所辖的15个村20余万人水压不足问题。在今年极端干旱天气影响下,全县农村大部分供水末端均能喝上自来水,成为全市饮水受影响人数较少的区县之一,农村抗旱保供工作获央视新闻宣传报道。 3.加强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网联通。一是投资约300万元,安装直径400毫米的供水管道约5公里,实现坪山水厂备用水源盐井溪水库的源水管道连接,在今年极端干旱天气情况下,为坪山水厂供水辖区约7万人饮水提供了水源保障;二是投资约5万元,将杠家资汇水厂备用水源(余马河)拦河坝加高1.5米,并更换抽水水泵,提高蓄水能力和抽取流量,为资汇水库分担供水压力,保障供水辖区约3万人正常供水。 (五)完善运行管理监督机制。一是开展源水巡查检查。组织50余人次巡查水源地230次,发现白色垃圾、违法钓鱼等现象10次,已全部完成整改;落实水源检测38次,为治水提供可靠的源水水质数据支撑。二是开展厂区运行检查。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厂区检查286次,发现絮凝剂投加不合理、水泵机组未定期开展养护等问题10余个,已经全部及时整改,切实提高厂区生产制水效能。三是开展管网巡查检查。组织100余人次开展管网巡查50次450公里,提高管网漏水及时维修率和减少因管网漏水带来的水质污染风险。四是完善供水服务回访机制,开展供水服务回访330人次,收集用户水压不足、水质异常等问题10余个并全部及时解决,不断提高供水服务质量。 (六)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全县城乡供水在今日头条、重庆广电第一眼、市水利局官网、垫江融媒体、垫江发布等媒体宣传报道20余次,拍摄饮用水宣传片一部,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等方式宣传饮用质量提升信息报道72条,全方面多渠道宣传城乡饮用水质量提升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农村供水中开展“水厂公众开放日”活动6次,邀请县人大代表、乡镇负责人、学校代表、用水户代表共150余人参与。通过全方面的宣传引导,形成全县人民了解供水、监督供水的良好社会氛围,群策群力做好城乡供水保障工作。 通过以上提升供水水质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县城乡饮用水质量得到极大提升,10月27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评议县政府城乡供水水质提升工作会议并开展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100%。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加强饮水安全排查整改,保障饮水安全。 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两次饮水安全大排查,要求各乡镇及供水企业全面入户排查,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限时整改到位,确保每个农户长年有水喝、喝上干净水。在镇乡街道及各供水企业核查的基础上,水利局组建了由局党委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抽查复核工作组,对全县26个乡镇(街道)抽取一定数量的农户(贫困户、一般用户)进行抽查复核,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共排查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8个,已完成整改8个。 (二)抓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动态监测,坚决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始终坚持把“饮水安全保障”作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重点,细化落实动态监测职责,强化开展“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比对”的动态监测机制;由各乡镇供水企业每月跟踪监测所在区域的农村已脱贫人口、脱贫监测人口、低保户、特困户及供水易反复人群等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及时发现供水出现临时饮水问题的人口480人,已全面整改,确保了全县农村饮水问题动态清零。 (三)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巩固农村供水工程使用成果。 强化已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落实了工程管护责任,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水价核定和水费收缴,保障工程正常运行,我县共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4处,均已落实管护主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