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12500231577969916H-重庆市垫江教师进修学校(垫江教育科学研究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1577969916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垫江教师进修学校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垫江教师进修学校(垫江教育科学研究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培训服务。中小学、幼儿园行政培训 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培训 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市培、示范性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指导、教师教育科研 教师学历提高培训 | |||
住 所 |
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保合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德建 | |||
开办资金 |
27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垫江县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14 |
63.75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垫江教师进修学校 |
从业人数 |
5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来,县教师进修学校紧紧围绕县委教育工委、县教委2022年初制定的,涉及进修学校的26项重点工作,精准发力、笃行不怠,已圆满完成22项相关重点工作。 一、课堂教学改革彰显新作为 加强研究和指导,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调研诊断。开展课改专项调研20余次,听课150余节次,学生座谈500余人次,教师座谈500余人次。二是以赛促改。指导学校教师上课改研究课、合格课、示范课,举行“风华杯”中小学优质课竞赛,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12门学科共133名选手参加线上决赛,45名中层干部参加中层干部赛课县级决赛。赛课活动既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方式改变,又助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三是攻坚突破。针对“双减”中的作业设计、课后服务以及课堂小组合作、“四种课型”教学等展开研究。1000余名教师参加作业设计论坛活动、70余名教师参加主题交流。四是交流互鉴。6月15日,组织召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座谈会,通过展成果、摆问题、谋思路,对课堂教学改革教学了一次全面的总结。9月29日,组织召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通过部分学科课堂教学展示、评课议课、专题讲座,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二、集体教学视导焕发新力量 分组分片开展高三毕业班工作视导、“五项管理”专项视导、课堂教学改革视导、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视导等,视导覆盖全县60%的学校。紧扣课堂教学、教学管理、课改推进、作业管理、学生阅读、课后延时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走进课堂,走进师生,通过观课议课、座谈交流、作专题讲座等形式,指导学区教研组和各中小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重庆市教委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各校规范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主题学科教研呈现新面貌 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基于课程标准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学科教学”为主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与学区教研、共同体活动融合,依托学区、共同体研训平台,分别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教研活动,参训人数达3217人次,扎实有效地引领了教师课堂教学。指导4所幼儿园和4所小学开展“幼小衔接”试点,组织专题培训1次,专题研讨活动19次,有力地促进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实施教学。 四、教育科研开展获得新进展 坚持围绕素质教育、质量提升、课程改革等重点工作,创新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日趋规范。规定课题培育期至少一年,课题逐级申报,评审市级项目外聘专家盲审,对课题中期报告、结题等,严格要求、规范进行。新立项市级课题4项,较去年明显上升。通过初二高二教师解题能力大赛、微课展示等活动,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2年,指导各校高三教学,全县上特殊类型资格线1794人,比去年增加415人。职教中心居全市160多所中职学校的第7名。指导教师在重庆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录像课比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在重庆市中小学音乐老师个人全能比赛中,中小学各获一等奖1个;在重庆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在重庆市第五届“阅读之星”展示活动中,坪山小学荣获特等奖第一名。 五、教师干部培训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强化训前调研、训中管理、训后跟踪指导等,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规范性。一是创新形式。采取体验式、论坛分享、沙龙、影子研修、线上+线下融合等多形式的培训模式,延伸培训广度和深度。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新教师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培训学员满意度达95%以上。二是名师引领。19个名师工作室共听课指导教师200余人次,送教128节,送培64次,惠及教师1000余人次。三是督导扎实。严格过程监督,每次培训前均要求学科专家精心打磨讲稿。研修期间,教委和进修校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督学参与督导检查。研训员蹲点培训学校,指导研修学习,确保研修落实。培训结束学分登记严格按标准进行审核。 此外,语言文字工作、社区教育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