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专题>事业单位公示

2022年度-125002315590207154-垫江县文化馆(垫江县美术馆)

日期:2023-07-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1559020715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垫江县文化馆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垫江县文化馆(垫江县美术馆)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指导、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培训业余文艺骨干,研究群众文学艺术,指导群众文学艺术创作和生产组织实施全县重大节庆公益性文化娱乐活动。

住    所

垫江县桂西大道北段1号垫江县文化馆

法定代表人

谭军

开办资金

3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垫江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

226

网上名称

垫江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一、严格执行章程 我馆严格执行相关章程,全体职工无违法违规行为。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以下业务活动及取得的社会效益 (一)加强惠民工程。全年创作各门类文艺作品1200余件;开展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35场;传统佳节类活动20场;各类展览巡展47场;公益培训50期,参加培训人次达4000人次/年;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服务项目5项;新增艾米利舞蹈学校等5个直属分馆,实现文化馆场馆面积增量2000平方米以上,指导各分馆开展活动、培训共计35场,惠及广大群众百万余人次。 (二)加强线上推送。依托数字文化资源和线上服务平台,借助原创文化品牌“渝快学”“渝快听”推送我县本土优秀文化内容32期、各类文艺展播60期、直播课程35期、文化互动16项,上传重庆群众文化云音视频资源达20小时,累计总时长达200小时、视频播放量超200万人次,受益总人次达150万人次。微信公众号、文化云、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信息超600条、刊登国家级平台信息8条、市级平台信息15条,联合创办刊物《书香垫江》。 (三)加强人才培养。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指导,参加市群艺馆、各区县组织的培训,组织我县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分馆、文艺协会、文化志愿者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共计2500学时。并派出我单位各业务骨干深入基层,开展针对性培训、指导、辅导、调研等工作,人均时长达80天/年。 (四)加强区域协同。市群艺馆领导来垫指导;武隆区、长寿区、梁平区、开州区文化馆来垫交流;参加渝东北文化馆联盟线下活动3次、线上活动7次;开展以“长寿·垫江文化艺术交流”诵读会5期、展览4次、座谈会4次、采风交流2次;与邻水开展川渝文化艺术交流1次,开展邻水·垫江美术书法作品网络展三期。 四、目前存在问题和工作计划 问题:内部文化设施欠缺;免费开放力度不够大;人才培养不足;文艺创新不够,有影响力的新作品较少。 计划: (一)提升数字化质效 1.每周发布1-2条信息,总体发布信息数量较去年提升5%,争取信息刊登至人民日报、学习强国重庆平台1-2篇,重庆日报客户端等市级平台4篇。主要措施:利用牡丹节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专人撰写文案、编辑,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利用“渝快学”“渝快听”持续推送垫江原创音乐、故事朗诵等本土优秀文化内容;全年线下活动线上展播;新增篆刻、刺绣等1-2类课程直播教学;开展“随手拍垫江”等1-2次抖音比赛;与县融媒体达成协议,加强与县委宣传部、市级相关媒体平台联系,扩大宣传影响,增强数字化品牌活力。 2.推进《牡丹红》音乐剧线上展播。主要措施:积极联系市群艺馆、县融媒体等平台,将《牡丹红》音乐剧在各大平台展演。 (二)提高惠民力度 1.增加场馆面积5%。主要措施:新增2-3个直属分馆。 2.内部设施提档升级。主要措施:搭建宣传展板/栏、演播厅led背景屏、升级灯光及音响设施、更换老旧桌椅;将文化馆直属分馆(宇田花园分馆)重新装修,引进社会资本活化利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3.文化惠民普及度提升10%。主要措施:加大免费开放;开展惠民放映、舞台车展演、公益大讲堂、文化进万家、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利用春、秋两季为中老年群体开展电子琴、二胡、普通话等免费培训班20个;利用周末、寒暑假为青少年开展声乐、美术等免费培训暑假班5个,5个门类3期课程共计180节课;利用周末、节假日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服务项目5项及以上。 4.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500件,力争获得县级奖项180件、市级奖项10件,争取能在国家级的展览赛事中有所突破。主要措施:邀请各类专家来我县指导;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组织各艺术门类座谈、采风;派出各业务骨干深入基层指导;培养、新增文化志愿者20-100名;为文艺人才及文艺团队提供展演展播平台;组织开展三合湖湿地公园群众文艺展演(每月一场)、广场舞、大合唱、街舞大赛等县级活动赛事40场;开展牡丹节等县级品牌活动10场;举办展览巡展、培训、讲座各12场及以上(每月一场);新增美术馆典藏作品50幅;筹备参加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重庆选拔赛、2023年重庆市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广场舞展演、街舞比赛、“和谐社区 幸福生活”第七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手机摄影、社区故事会、家庭才艺秀)等市级品牌赛事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及全国各类赛事、展览。 持续引领做好区域协同发展。主要措施: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文化活动1次;承办渝东北文化馆联盟活动1次;参与渝东北文化馆联盟4次;联合长寿开展诗歌朗诵会5期;开展长寿、涪陵、梁平、垫江展览互展;紧跟四大工程创立“明月山街舞节”“明月剧社”文旅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