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125002315771737070-垫江县黄沙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1577173707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垫江县黄沙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垫江县黄沙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辖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负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劳务开发管理等具体工作 负责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就业失业登记等相关工作 负责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具体办理工作 负责劳动关系协调、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等工作 | |||
住 所 |
垫江县黄沙镇长红路148号(原黄沙乡人民政府驻地) | |||
法定代表人 |
陈大兴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垫江县黄沙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 |
15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及完成质量 1.县级下达我镇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数150人,已完成城镇新增灵活就业32人、单位就业277人、公益性岗位30人、临时性公益性岗位12人、个体工商户39人、合计新增就业359人,为辖区内50名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确保高校毕业生100%充分就业,截至12月我镇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 2.对全镇391名脱贫人口提供就业帮扶,为109名脱贫就业人员申请办理了跨区域就业交通补贴15800元(其中县外市内40人,市外69人)。为自主创业城乡劳动力办理小额担保贷款558万元,超额完成县上下达350万元的目标任务。 3.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坚持每天发布企业招工信息累计5800条,及时更新全镇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台账10558条,全面掌握辖区内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含“4050”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人员基本信息、文化程度、就业技能、就业需求等信息,并分别建立台账,逐人落实帮扶措施并销号。 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我镇已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领导小组,全年未发生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例,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掌握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工时等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并指导健全各项用工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目前,用人单位进行日常巡查20余次。重点实施制止无工资拖欠政策,实时监控镇域建筑企业施工动态,从源头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发生。 三、养老保险和综合柜员制改革工作 1.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推广使用,县级下达我镇目标任务数2835人次,已完成城镇养老1595人次,已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258人次,截至12月底已完成目标任务100%。 2.截至2022年12月养老保险死亡冒领共34人,已办理14人,未办理20人,违规领取金额51304.3元,待遇已追回金额21532.48元,未追回金额29771.82元。 3.按照市县要求顺利完成“重庆智慧人社一体化平台”系统升级及受办分离的岗位设置,社保大厅严格实行综合柜员制。社保、医保、就业工作业务实行受办分离,一人受理、一人办理,按时按标准完成受办业务,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基金的安全系数和抗风险能力。 4.为打赢养老保险精准扶贫攻坚战,对重点人员兜住底线,实现民政资助参保911人,实现参保率达100%。 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 1.努力实现医保支付改革攻坚、医保基金运行平稳、采取智能监控骗保攻坚战。精准扶贫攻坚对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将低保、特困、建档立卡、残疾、退役军人等民政参保人员加强参保力度,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贫困人员医疗负担。 2.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标准有所增加,一档350元,二档725元,因疫情影响,截至1月10日我镇2023年度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员17760人,完成金额:6108780元,占参保征收计划92%,全县排名第三,基本实现全民参保。 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立足本职,强化分类指导,发挥工作优势,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二是加大宣传引导,深入宣传稳岗就业创业政策举措,推动帮扶政策落实,从政策里面要就业,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引导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