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专题>事业单位公示

2023年度-12500231MB1C14544D-垫江县桂溪街道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日期:2024-08-30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1MB1C14544D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垫江县桂溪街道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垫江县桂溪街道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负责落实产业融合发展理念 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交融 构建发展新格局 培育科技及信息服务、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扶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培育城市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融合的产业支撑能力 完善产业融合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配套建设居住、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宜居宜业水平等工作

住    所

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桂东大道南段13号

法定代表人

朱晓康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垫江县人民政府桂溪街道办事处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

3

网上名称

垫江县桂溪街道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党建统领,强化责任担当。街道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该项工作和贯彻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工作12次,工作专班开展月调度会12次。2023年对村级党组织书记、专职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等通过视频会议、现场会议的形式开展培训650人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干部防返贫监测政策的研判能力。(二).认真开展农村低收入人群走访排查,各级干部全年遍访脱贫户、监测户、新增低保户、特困户等低收入人群939户2718人,街道党工委书记对15户监测户完成全年遍访,社区(村)党支部书记对172户515名脱贫户、监测户完成全年遍访,帮扶干部和驻村干部对社区(村)的基本情况和被帮扶人的帮扶措施牢记于心。严格专项考核通报机制,加大问责问效力度,约谈工作不力社区3个、干部6人,严格落实精准施策25条,并且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和“信息录入走访排查”两次专项行动,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排查,共走访939户2718人,发现问题10个并全部整改完毕,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户3人;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精准施策45条,确保有人帮、帮到位。(三).政策保障有力,工作有力有效。全年教育资助230人、送教上门3人;雨露计划共申报58人,通过39人并获得政策扶持资金5.45万元(另外19人中:18人已享受其它政策更高资金补助、1人不愿读书已就业)。全年质量提升21户补助资5.6万元;危房改造 3 户补助资金4.95万元。应参加医疗保险521人,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38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477人,大学生参保6人,参保率100%;渝快保事后资助参保22人0.17万元;家庭医生签约率100%。2023年对农村新增低保户中的2户进行了饮水质量提升。目前全街道饮水安全率100%。全年农村新增低保15户24人全部实地核查和及时研判,当年纳入监测1户3人。(四).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街道脱贫人口就业228人,和往年同期相比增幅3%;建立健全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开展就业服务2079人次,抓好就业培训285人次;深入实施“雨露计划”39人次;开展乡村工匠培育128人次;落实脱贫人口就业跨区域交通补助政策94人次、发放交通补助10550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个;申请帮扶车间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45个(其中非全日制29个、临时公益性岗位16个)。(五).举一反三整改各类反馈问题32个,整改率100%。其中:国家考核反馈问题2个、市级考核反馈问题13个、市级巡查考核问题6个、县级目标考核反馈问题1个、三大行动走访排查问题5个、第二轮集中排查发现问题5个。全街道脱贫户、监测户和低收入人群无信访稳定和舆情处置风险。(六).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强乡村振兴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引导,营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全年开展“八个一”活动院坝会宣讲24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低收入家庭人居环境保持不够好;(二)是主导产业不够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与脱贫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全面压实干部责任。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加强政策知识学习。三是加强帮扶干部走访力度,四是压实责任推动和通报机制,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二)在坚持立行立改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多途径增加低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二是常态化排查农户“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确保“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得到保障。三是合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四是下大力气提升群众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