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专题>事业单位公示

2023年度-12500231305121284U-垫江县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垫江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中心)

日期:2024-11-1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1305121284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垫江县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垫江县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垫江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助民解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审核、报批和管理 督导乡镇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工作 业务培训

住    所

垫江县桂阳街道工农路南路368号一楼

法定代表人

周子楹

开办资金

1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垫江县民政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

19

网上名称

垫江县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一、严格执行章程 低保中心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上级部门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坚持以“助民解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工作宗旨,正常开展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审核、报批和管理,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惠民济困保的参保和理赔;督导26个乡镇(街道)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信息核查、惠民济困保工作;业务培训,政策宣传等业务工作。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2022年工作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加强党建统领,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党建统领”,垫江县将社会救助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头雁效应”,持续激发干群“雁群活力”,升级打造“红色引擎、‘垫’亮幸福、‘救’在身边”的“党建+救助”品牌。推动“网格管理”,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网格服务事项,积极推动社会救助与基层网格有机结合,全县2844个网格均全面承接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并组织4745名在职党员开展社会救助志愿服务活动,主动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 (二)强化基本保障,织密救助网络。县民政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瞄准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通过持续扩围扩面、深化救助改革和数智赋能,切实兜牢兜准兜好民生保障网。截至2023年12月,城乡低保共12700户19689人,发放低保金1.29亿元;特困人员4245人,发放特困供养金5261.23万元;临时救助4093人次,发放救助金1297.2万元;共保障低保边缘家庭958户1664人。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衔接”低保兜底5367人,特困救助378人,临时救助771人。 (三)强智跑代跑,打通快速通道。抓活“线上智跑”,大力推广“重庆救助通”,开展救助“一件事一次办”。目前线上申请救助共7727件,网上办理率达98%;处理大病医疗、出生人口、死亡、刑拘、婚姻等预警信息5480条,处理率达100%。抓实“线下代跑”,组建救助帮办代办队伍,全年帮办代办5222件,群众满意率达100%。抓好“精准救助”,建立部门定期信息共享机制,社会救助对象“凡救必比”。1-12月共开展核查3.7万户10.6万人,其中跨省核查274起。对符合条件的6950人及时保障,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1735人。 (四)强化多维救助,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个性服务”,围绕“分散特困老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制定两个服务规范(《垫江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工作标准与规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内容细则》)。根据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生活能力、日常生活状况、本人意愿等分为“红黄蓝”三类并提供个性化的上门服务,形成“一人一档一策”。强化“智慧管理”,研发照护服务小程序,开通信息采集、照护服务记录、回访调查、愿望清单等功能,实现居住定位全覆盖和服务质量线上监管。统一安装居家安全健康监测仪器,实现24小时“智能看护”。强化“工作质效”,组建专业照护服务队伍,对辖区内3613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进行全覆盖、拉网式走访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开展上门服务16800余人次,转介服务65件,服务对象月探访率持续保持在100%,特困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宣传只存在面上,没有深入到人到户。 二是基层工作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基层工作人员流动频繁,业务不精,政策不熟悉,主动救助还有差距。 三是综合救助力量仍需加强,由于民政工作细而杂,相关的系统繁多,还没有完全实现整合,综合救助合力受阻。 四、明年重点工作及目标思路 (一)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加强困难群众走访摸排。在推进“党建+社会救助”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党的统领作用,摸排掌握困难群众的具体困难和救助需求,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同时,大力宣传党的社会救助政策,引导困难群众更加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开展多维救助试点,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服务效能。研究探索多维贫困指标模型与“重庆救助通”应用程序以及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的有效整合及应用,丰富拓展业务场景,推动社会救助由传统单一的物质救助,向多元的“物质+服务”转变。 (三)健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积极打通部门信息交换渠道,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监测预警功能,做好低收入人口信息采集、跟进动态监测、及时预警核实、按规实施救助帮扶。 (四)扩大救助保障范围,加强困难群众急难临时救助。进一步加强急难临时救助,及时将受灾情影响暂未就业、基本生活面临困难的大学生,以及因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临时困境的家庭或者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加强临时救助与受灾人员救助政策的衔接,对经过应急期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较大困难的受灾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确保基本生活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2019年荣获“垫江县巾帼文明岗”称号 2020年被评为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0年获垫江县“巾帼文明岗”集体嘉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