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专题>事业单位公示

2024年度-125002310086793021-垫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日期:2025-08-2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1008679302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垫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法定代表人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垫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研究制定全县供销社的发展规划,指导全县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指导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改善经营管理,协调成员社之间的关系,发挥群体联合优势 指导全县供销社发展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开拓城乡市场,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组织开展对社员和职工的教育与培训,为市供销社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务

住    所

垫江县桂溪街道南内街80号

法定代表人

高君

开办资金

22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垫江县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0

670

网上名称

垫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2022年3月31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余文豪变更为高君。

一、严格执行章程。 2024年严格按照垫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章程开展工作。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立足“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一是强化供销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建成县级为农服务中心1个,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7个,县级农合联1个,乡镇级农合联7个,产业农合联1个;完善“1+2+10+N”的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6万亩,成功举办全市农业无人机大赛。建成县级农产品配送中心1个、县级农资共配中心1个;结合“邮运通”三级物流体系,建成综合服务网点301个,其中示范点25个,辐射26个乡镇(街道),配送商户2000余户。二是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机制。充分发挥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作用,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增加农机手收入约26万元,带动7千户小农户降低收割成本共约32万元。积极探索实施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并按不低于3元/亩给村集体增收,2024年,带动全县14个乡镇4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60余万元。三是强化农村金融信用服务。联合农商行对全县221个村(社区)完成“整村授信”,授信金额达7105万元。落实“三位一体”贷款风险金和贴息资金990万元,为227家涉农主体发放贷款1.3亿元,为74家涉农主体办理贷款贴息47.8万元。与金融机构联合,共同筑牢贷前风险防控、贷后跟踪管理,实现金融服务“零风险”。“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得到市场认可。 (二)立足农资供应主责主业,持续完善农业流通体系。一是助力农产品储运配送。建成2400㎡的垫江首个农产品配送中心,主要进行农产品上行、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助销等工作。2024年农产品收购约500斤/天,截至10月,共收购约15万斤蔬菜,折合人民币18万元,比市场价格提高3万余元,惠及农户30余户。通过供应链渠道对接、电商直播等方式,助销黄豆和玉米50余亩、西瓜3000余斤、冬瓜50亩。二是拓展农产品购销渠道。通过开放办社,打造乡镇生鲜超市13个,助销蔬菜200余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合计帮助300余户农户增收30余万元。三是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规划运营垫江区域公用品牌“惦记垫江”,统筹全县农业品牌,启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我县大米、晚柚、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从初级农产品到商品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 (三)立足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切实做好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加强回收网点监管,充分利用2024年市供销合作总社补助资金,完成废弃农膜回收481.44吨、包装物回收165吨,超额市上下达任务,回收率92%以上,回收利用率98%以上。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4年,全系统实现购进总额36.3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农产品购进9.7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销售总额40.7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同比增加1%;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3%。全系统实现营业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5%;利润总额3160万元,同比增长14%;资产总额8500万元,同比增加9%;所有者权益8060万元,同比增长8%,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是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进展缓慢。新民镇为农·农事服务中心,因群众阻工,目前办公楼还没有建成;高峰镇为农·农事服务中心,招标和土地审批滞后。 二是流通体系建设未形成合力。通过基层网点调研,发现存在部分网点悬挂多个门头,但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交流,没有实现真正的“网络融合”“一点多能”。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 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