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垫江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调整方案(2023年)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4-05-27

一、制定依据

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根据《重庆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调整实施细则》(渝环函〔2022〕426号)、《重庆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工作实施方案》(渝环函〔2022〕438号)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内容

调整遵循“坚持底线约束、强化空间管控、突出分类准入”基本原则,本次调整后,全县环境管控单元由20个调整为18个,总体格局保持稳定。主要调整包括4个方面:

(一)优先保护单元。突出系统性保护,部分单元与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合并整合,优先保护单元个数由13个调整为10个,面积占比由18.7%调整为17.9%。

(二)重点管控单元。突出精细化管理,总体格局基本不变,部分单元根据产业园区和城镇开发边界进行细分,个数由6个增加为7个;根据“三区三线”划定优化调整,重点管控单元面积占比由17.4%调整为16.0%。

(三)一般管控单元。保持稳定,个数仍为1个;因其他单元面积减少,一般管控单元面积占比由63.9%调整为66.1%。

(四)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保持一定的延续性,维持“市级总体管控要求—区县总体管控要求—单元管控要求”三个层级框架,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为核心,对垫江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进行了调整,其中全县总体管控要求由8条调整为9条,环境管控单元管控要求由28条调整为41条。

三、实施时间

《重庆市垫江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2023年)》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四、专业名词解释

1.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力求用“线”管住空间布局、用“单”规范发展行为,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环境管理机制。

2.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指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提出的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禁止和限制的环境准入要求。

3.环境管控单元:指集成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区域,衔接行政边界,划定的环境综合管理单元。

五、核心政策解答

1.《垫江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2023年)》制定的必要性是什么?

一是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开局以来,从国家到重庆、垫江在发展端和保护端,出台了大量指导性文件对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进行了调整。而原“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战略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目标均是以2018年前后数据资料为基础制定,因此迫切需要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调整,以适应发展和保护的最新要求。二是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协同构建开发保护新格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2022年底,重庆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已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准。因此,本次更新调整工作是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最佳时机,按照“充分衔接、各有侧重、协同发力、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共同支撑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县“三线一单”成果自2020年发布以来,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确保“三线一单”成果由“能用”向“管用”、“好用”迈进,需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继续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2.“三线一单”调整方案编制工作是怎么推进的?

按照要求,垫江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我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先后多次征求了县级部门及单位、社会公众意见。调整成果通过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3轮专家技术审核,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重庆市垫江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作为2023年垫江县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之一,开展了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取得相关部门的通过审核意见。

3.“三线一单”怎么用?

“三线一单”是现行政策、规定的集成,可以成为各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部门的环境管理工具书,“三线一单”调整方案成果将大幅减少政府和企业早期决策风险,提高后续行政审批效率。一是服务国家、全市和我县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二是应用于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生态环境治理的各方面。三是应用于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工业园区管理、用地审批、项目建设等重要领域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底线约束和决策支持作用。

4.“三线一单”更新调整要求是什么?

“三线一单”是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很多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划定形成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当集成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将作出相应的更新调整。当前,重庆市“三线一单”更新调整机制是常态化、机动的动态调整,主要基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等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水源保护区等集成要素依法依规调整时,作出相应的更新调整。

5.“三线一单”会不会对经济发展增加“紧箍咒”?

“三线一单”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衔接和整合现有环境管理要求,将环境质量底线相关评价成果以要素(大气、水、土壤)管控的模式嵌套进入国土空间层面,指明区域未来资源环境管控的重点,是区域各类开发活动的基础性普适性准则。制定和严守“三线一单”是各级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三线一单”绝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紧箍咒”,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