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310086780358/2022-00034 [ 发文字号 ] 垫江府办发〔2022〕8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规划
[ 发布机构 ] 垫江县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3-24 [ 发布日期 ] 2022-03-29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垫江府办发〔20228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324

(此件公开发布)


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十三五期间,全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产业发展强劲,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县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市委一区两群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科学谋划和务实推动十四五科技发展。依据《垫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2021—2025)等,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形势与机遇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垫江县在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奠定了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先后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重庆5G建设首批试点示范区县、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等称号。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着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逐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出台了《垫江县促进科技创新扶持办法(修订)》《垫江县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暂行办法》《垫江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垫江县创业种子基金管理办法》《关于破解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难实施意见》《垫江县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垫江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垫江县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举办百问百答科技创新政策宣讲、开展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等系列活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有利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组建1000万元种子投资基金和1000万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0.7%,在渝东北排名第3位,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28%,在渝东北排名第3位。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县科技创新指数从2016年的32.62%提高到2019年的34.92%,排在全市第25位,渝东北第4位。截至2020年底,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16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高成长科技企业6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3个,其中,重点实验室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家。建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市级以上科技服务机构11个,其中,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市级众创空间2个、星创天地1个、专家大院5家、科普基地2个。为71家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1355.8万元,发放种子基金免息信用贷款620万元。

()科技创新绩效逐步显现。十三五期间,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20年专利授权量为233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9件,有效发明专利14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3件;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产品75个,近三年登记科技成果266个。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企事业单位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创新方法试点企业1家,全县研发人员(R&D)突破1000人。

二、重要机遇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密集活跃,带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快速发展,国际经济科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最不确定而又必须把握的重大时代潮流。十四五时期,垫江县科技创新跨入新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型战略,着力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深入实施,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垫江加快引进高端创新资源,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中高端发展和经济中高速发展

全市上下正在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加快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核心区域,有利于垫江乘势而上、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利用地处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核心区,重庆市一区两群和川渝东部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加快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培育区域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增强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要素市场跨区域共享,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联动发展。

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明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全县科技创新提供战略依据和政策支撑,将有效引领全县科技创新发展,为垫江开放合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垫江在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领域和数字产业领域优势,有利于垫江加速实现与川渝毗邻地区、主城都市区错位发展。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美元。在十四五时期,垫江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千亿工业目标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抓手,积极打造国家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地,加快建设川渝东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挑战

尽管十三五期间垫江县科技创新有了较大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突出问题,垫江县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基础较弱,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和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数相对较少,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相对缺乏,导致全县创新源头供给相对不足,对创新要素资源地集聚和带动作用不强,创新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明显偏低,创新能力需要加快发展提升。一是创新投入不足,难以支撑全县创新驱动发展,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和强度均排在全市24位,研发投入总量增速和投入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科技投入不足,低于全市1.69%平均水平。二是创新能力亟需提升,企业研发能力较弱,规上企业有R&D活动比例为36.3%,低于全市38.6%平均水平;研发机构较少,全县仅有25家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三是创新人才相对短缺,高端产业不足,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弱,中小企业技术型人才相对短缺。

第二章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三区两地一节点功能定位,融入主城都市区,建好区群联结点,打造产业新高地,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把建设川渝东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作为主目标,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建设高新区作为主平台,把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为建设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现代化新垫江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建成川渝东部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引领,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创业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人才驱动。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改革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集聚人才,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平台支撑。以高新区为抓手,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大力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构建各类研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配套设施建设,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园区创新生态,切实增强高新区对全县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

——重点突破。聚焦科技创新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和统筹各方创新资源,在创新驱动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开放合作。把握开放创新趋势,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一区两群地区协作,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进一步集聚优势创新要素和资源,推动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建成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要承接基地,在创建市级高新区以认促建示范基础上,接续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形成川渝东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框架体系和核心功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度显著提升。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引育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350家以上,力争培育科技型上市挂牌企业1家以上,建成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100个以上,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突破1300人。

——科技创新要素活跃度显著增强。资本、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活力有效激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建成智能工厂1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基本进入数字化普及阶段,力争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以上。

——科技创新合作开放度显著扩大。探索构建符合科研规律的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和模式,落实共建重大科研项目3个以上,成为链接川渝东部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科技创新成果贡献度显著提高。产业科技创新特色更加鲜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市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指数提高到37%以上,成为川渝东部更多科技成果诞生地和重要创新策源地。

——科技创新引领辐射度显著彰显。建成一批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全域性普惠型工业互联网,区域科技创新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从跟跑者并行者再向领跑者转变,成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全域数字经济先行样板地

2035年,整体创新水平、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川渝东部领先地位,建成川渝东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专栏1:十四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指标值

2025年

目标值

年均

增长

指标

属性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15

预期性

2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

0.7

2.0

--

预期性

3

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



>15

预期性

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7

2.5

--

预期性

5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30*

40

--

预期性

6

有研发活动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比例(%)

20*

50

--

预期性

7

科技型企业(个)

【216】

【350】

--

预期性

8

高新技术企业(个)

【24】

【100】

--

预期性

9

科技型上市挂牌企业

【0】

【1】

--

预期性

10

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个)

【46】

【100】

--

预期性

11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2.03

3

--

预期性

12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9

12

--

预期性

13

科技创新指数(%)

37

预期性

注:【】为累计数, *为预计数。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加快建设工业创新体系

紧扣垫江三区两地一节点功能定位,按照打造千亿垫江工业要求,聚焦全县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和数字产业发展需求,选准产业技术发展方向,推进原创性突破、应用性转化和规模化量产,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把垫江打造成为两江新区和主城都市区产业的重要拓展区和工业基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推动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着眼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垫江制造垫江智造”“垫江创造升级。系统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领域需求,采取定向择优、定向委托与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相结合方式,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生成和组织实施机制,培育一批国家级、市级科技计划储备项目,产出一批原创性、交叉融合创新成果,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瞄准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制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存量科研平台分类整合和提质增效。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采取财政后补助奖励、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方式,同时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执行力度,支持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编制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路线图和实施方案,设立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县级专项资金,强化行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分行业分批次有效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将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作为发展的有力手段,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运用。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5G等先进技术在传统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售后服务中的深度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机器换人,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化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引导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和打造“5G+工业互联网新型应用场景。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落实清洁生产标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推动传统产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到2025年,力争建设数字化车间20个,建成一批绿色工厂

专栏2: 工业技术创新优先领域

1. 智能装备产业:依托西部最大的汽车试验场等优势,加速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打造全市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基地。加快建设智能产业孵化园,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应用,发展BIM应用、智能家居等产业,提升建造全过程智能水平。聚焦汽车、3C等高附加值行业和高精度工业和物流应用领域,加速发展6轴多关节焊接、精密装配机器人和直角坐标机器人。

2. 新材料产业:聚焦电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需求,推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端合成材料、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研发—应用—改进创新链布局。大力研发生产高性能铝合金板锭、精密合金、航空航天用铝、汽车车身铝板等高性能轻铝合金材料产品;研发应用铜装饰装修材料、高档健康用铜和生活用铜;大力研发生产轻量化、节能、防眩等多功能智能玻璃、电子级超薄浮法玻璃等玻璃产品。推广装配式建筑产品的应用。持续推动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重点加速熔融沉淀、光固化成型、数据光处理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应用技术研发。

3. 消费品工业。充分发挥垫江传统农业大县的基础和区位优势,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休闲食品工业作为食品加工为两大主战场,大力开发生产绿色、无害、养生的食品新产品。持续推进高安食品工业园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粮油、蔬菜、水果、畜禽、调味品、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支持花椒、柑橘、榨菜等产业配套发展分级、清洗、包装、盐渍初加工,建成一批初加工基地。依托县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成果,研制生产一批具有垫江特色的牡丹咂酒、中药材保健药酒等健康产品。大力发展智能家居,积极发展智能家居材料、智能家具等产品,大力发展重点发展智能门锁、智能传感器、智能门窗、智能床垫、智能照明及智能门锁、智能摄像机等智能安防产品。

4. 医药健康产业:支持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医美及食药同源等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攻关。加速化学原料药生产技术研发、生产线改造。引进培育生物医药中基因工程药物、血液制品、疫苗等生物技术类药物。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垫江医药健康产业在现代中药制备、中草药种植、保健药制作、仿制药制造等领域技术研发。聚焦中药现代化技术,加速低温水提、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纯化、酶次生分离等技术研发,提高现代中药产业制取技术水平。推动仿制药制取工艺研发。加大丹皮制剂、粉剂等产品开发生产。推进天圣制药等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

5. 数字产业:加快国家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建设,主动适配全市“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加快培育“云联数算用”全要素集群,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大数据产业,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建设市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拓展全域性普惠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机器换人”“机床换代”,新建市级智能工厂1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加快建设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域数字经济示范区。

()加快建设农业创新体系

以明月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大石乡示范点建设为牵引,分级分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水果、健康畜禽、生态水产、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特色化、科技化、数字化发展,着力打造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力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赋能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不断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依托各级科研项目,推动新品种新产品培育引进,持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形成育繁推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水稻种质资源库,提质发展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优质双低油菜制种基地、市级农作物种业核心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加强榨菜栽培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现代化生猪养殖,开展高效安全标准化生产、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垫江晚柚双十工程,推动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循环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加快打造中国晚柚之都;加强育种研究,提高牡丹、芍药等花卉保护栽培、管理水平,培育壮大鲜切花产业;攻克一批初加工、深加工关键技术,延伸铁皮石斛、丹皮等特色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研发、加工。

鼓励农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鼓励农业企业申请成为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农业企业与县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高水平农业科技型企业落户垫江。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应用示范。强化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应用,实施千年良田工程,成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宜机化改造。联合高校院所研发高端智能、适合丘陵山区的农机装备,打造全国丘陵地区农业科技应用样板地,农业机械化率达56%以上。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大智慧农业系统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综合体。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大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控制设备和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遥感等技术无缝链接到农业。推动传统农业企业借助互联网+”模式开展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经营模式,打造一批集研发、种植、生产、销售、体验、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农场和智慧农业综合体。深化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实施数字乡村十百千领跑工程,联建数字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推进5G、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推进农业产业双十双百工程,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推广花田垫乡农业区域公共品牌,高质量创建一批两品一标,构建以明月山”“龙溪河为地理标志的品牌体系,打造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不断推动垫江市级农业科技园发展,持续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农业科技要素向园区聚集,促进园区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高水平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市水产所、市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星创天地、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园、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创新平台。强化市级科技特派员的引领作用,推广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信息化平台,完善以县级农技服务队伍为核心,以乡镇级农技服务队伍为主体,以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为辅助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农业协会、学会、中介服务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各类有偿技术服务。

大力推进创新型乡镇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试点乡镇和示范村聚集,开展农业科技专家走进创新型乡镇行动,促进金融资本投向试点乡镇和示范村,推动试点乡镇和示范村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力争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600

专栏3:农业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1. 粮油产业:开展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大力推广优质稻,建成水稻制种物联网应用示范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水稻高效示范,建成一批绿色生态示范基地,将垫江建设成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

2. 蔬菜产业:开展榨菜、南瓜、泡菜等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蔬菜优质高产种植、良种及配套栽培、绿色生态栽培、温室大棚种植智能等蔬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推广应用蔬菜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保鲜等实用技术。

3. 水果产业:开展柑橘、垫江优质李等水果新品种引种示范栽培,推广精准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等水果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大力发展垫江晚柚,培育中国最大的晚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晚柚之都。

4. 畜禽产业:开展生猪、牛、羊、家禽等畜禽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动物疫病综合防治与种养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5. 水产产业:开展冷水鱼新品种引进、养殖和深加工技术应用示范,重点开展大鲵等冷水鱼高效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实施智能化水产养殖试验工程,引入电子智能监控技术和设备,建成一批水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

6. 经济作物:开展花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技术创新项目,利用专家团队优势资源转化技术成果提高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和附加值,从而带动就业和增加收入。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提升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构建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促使新业态、新业务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加快电子商务应用和示范。巩固和拓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打造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推动商贸服务品牌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发展。迁建电商产业园,打造成渝地区重要网货(直播电商)供应链基地、重庆网货加工示范基地,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争创跨境电商示范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和移动电商,规范发展现代会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智慧商圈、智慧市场等新业态,鼓励企业探索个人定制、社群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输出移动化、数字化、定制化共性解决方案,提升设施和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升级,推广社交电商、直播带货,支持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打造产供销一体的示范镇、示范村,推动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推进电商操作知识普及,提升客服美工、运营服务、网络技术等电商人才培养。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突出发展供应链物流、智能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综合性和专业化物流建设,提升物流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枢纽运营深度融合,突出发展智能物流、供应链物流等,加快建设集多式联运、仓储集散、区域分拨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园;推动中药材向线上交易、线下流通模式转型。

注重科技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智慧景区,推动恺之峰旅游区、牡丹樱花世界、仙草园中医文化旅游区等景点普及智慧化服务,推动旅游集散中心数字化升级和无人化、非接触式设施应用,引导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创新发展互联网+节赛,运用科技力量办好牡丹文化节、石磨豆花美食文化节、牡丹花等节赛活动。积极推动数字农文旅商融合,支持电商平台拓展旅游+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功能,扩大线上销售规模;支持打造旅游营销创新基地。依托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旅游消费趋势分析研判,建立数据导向的政策调整机制。到2025年,建成智慧旅游景区2个,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1个。

推进科技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驱动的农、文、旅、商、体等多要素融合的智慧文旅平台,推动乡村振兴,以牡丹、民俗、非遗文化为主题,研发系列文创产品、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发展文旅短视频、微动漫、网络直播等,打造垫江数字文化产业园。依托山水牡丹故里,挖掘巴蜀古驿道、古寨卡、垫江石磨豆花等非遗文化资源,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与梁平区、达川区、大竹县共同打造建设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以文物大数据体系构建及应用为基础,建成垫江智慧博物馆,开通微信公众号。推动虚实互动协同展演设计与布景呈现、三维成像与智能交互、声光电一体控制与多维综合展演等先进技术在县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应用,促进垫江县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开发,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加强垫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专栏4: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

1. 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垫江电商产业园建设,扩大电商产业园规模,完善电商公共服务、创业孵化、人才培养、仓储配送、快递物流等功能,加大电商、物流及相关企业的引进力度,提升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将电商产业园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产业链条完善、生活环境优美的电商产业园。

2. 垫江网红直播基地建设。通过网红直播公司开展网红直播培训,加快网络新经济、充分发挥直播带货的市场潜力,构建线上网红直播、线下展示体验、产业旅游观光、现场量身定制、客户网红打卡的新场景、新形态、新模式。

3. 重庆市垫江软件园提档升级。引进一批互联网、智能化科技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搞好数据运营中心,由专业运营管理,形成一期产业孵化楼宇及数据运营平台。

4. 垫江数字文化产业园。研发制造AR\VR\MR等设备,可穿戴文娱设备,动漫、潮玩、手办等文创产品,5G短视频、微动漫、智媒体,网络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挖掘牡丹、民俗、非遗文化内涵,打造文创产业园,开发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

二、加快民生科技应用示范

()大力实施智慧城市科技应用示范

充分利用重庆移动将垫江纳入重庆5G建设首批试点示范区县的机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强化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促进垫江城市云进入良好商业运营,围绕1+N总体框架,推进智慧垫江建设。

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着眼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5G基站、综合能源站、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能提质大数据运营中心,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垫江5G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满足5G应用部署多样化的场景和需求,实现核心城区、需求热点区域的全覆盖。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基层事务一网治理,切实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电子政务专网整合,加快智能机关试点建设。优化完善垫江智慧政务平台,推进行政审批智能办理,逐步整合工商、税务、财政、城建、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审批职能,强化政府审批全流程智能运行和实时监督。建设智慧垫江信息中心,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信息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加大各部门数据采集上云工作,确保政务系统全部迁云上云。建立健全垫江县应急指挥决策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推动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各项基础信息实时采集、动态管理。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发展智慧教育,打造在线教育、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智能教学应用场景,构建智慧教育综合体系,争创市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教育管理网络安全系统、平安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完成全县学校班班通设备改造,实现全县学校无线覆盖和IPV6支持。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探索推广一校带多校的网络教学、教研模式,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引进三方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提升全县科学文化水平。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重点要强化数字停车系统、数字交通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建设。积极打造新一代智能交通服务体系,开展智能交通提档升级工程,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建设道路运输安全应急先进感知监测系统,实现对道路车辆及运输企业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实施组织、调度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建立交通调度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包含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交通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系统、重庆交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和交通建设管理平台等六大系统。补充完善一批无人治超系统。

大力发展智慧建造。以重庆市推广的智慧工地为基础,以工程参建单位需求为导向,深度开发实名制管理、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测、施工升降机管理、塔式起重机管理、危大工程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建材管理、工资专户管理、BIM(建筑信息化)应用等大数据应用场景,实现可复制、可推广效果。

打造智慧水利平台。依托区块链、5G、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对水利工程的集约化管理、集束化执行、集成化运营,驱动和支撑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垫江水利的三维场景化、数据共享化、灾害预演化、资源集约化的智慧运用,向勘测设计、林业、消防、应急、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推广与互融互通,进而向全市乃至全国铺开,初步形成全县数字水利管理平台。

建设打造智慧城管。以数字化城管平台为基础,延伸城市照明自动化监控管理、化粪池智能监测、智慧停车建设等方面,多渠道、全方位发现城市管理问题,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科学管控城市配套设施,为城市运行状态作出预判、预警,为公共设施养护、城市运营决策及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大力建设智慧社区。统筹推进社区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建设,加速公共服务通过信息化方式向社区延伸,鼓励各类生活服务的模式创新和应用集成,加快面向社区服务的线上线下互动应用推广,全面提升社区智慧化服务能力。推进智安小区建设,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和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专栏5: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应用示范

1. 智慧社区科技应用示范:发展社区经济、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等便民服务新业态,推动建设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治、互助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鼓励社区组织利用互联网开展政策宣传、学习教育等各项活动。

2. 智慧政务科技应用示范:借助互联网应用平台,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服务水平。开发App手机应用软件和基于Wi-Fi定位技术的“智能政务”系统,推出政务即时通手机客户端服务,整合政务、房产、公安等民生职能部门的信息以及“民生电子地图”,供公共服务机构发布政策和服务信息,让市民享受更好的政务服务。

3. 智慧交通科技应用示范:(1)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2)加快交通信息服务推广。坚持交通信息与公众出行需求相结合,加快城市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3)发展智慧交通新业态。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基于车载通讯及车载终端技术、交通LTE应用技术、智慧公交技术和大数据平台运营的新业务模式。(4)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为优化交通运输设施规划与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4. 教育云示范与成果推广: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建设覆盖全县、分布合理、安全有效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校园卡应用普及;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网络条件下教与学的变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5. 文化科技创新: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数字平台建设,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以方便人民群众对科技文化的消费利用;加大对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技术攻关力度,促进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保护。

()大力实施生态环保科技应用示范

围绕建设“山水田园·美丽垫江”目标,按照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要求,深入推动“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大力开展生态环保科技应用示范,加快智慧环保建设,有效提升全县生态环保水平。

大力开展环保科技应用示范。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在生态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推广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促进节能和水资源节约,引导城乡居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完善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控系统,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争取创建市级零碳示范园区,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核心区建设质量。

大力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推动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大气、水、土壤、生态等多种环境要素及各种污染源的全面智能感知和数据信息共享。开展环保大数据分析应用,为环保监管、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等工作提供分析决策、预报预警、风险应急、措施评估等支撑。

专栏6:生态环保科技应用示范

加强大气、水、土壤、机动车、农村环境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移动应急监测网络,健全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化监测装置安装,保障监测数据传输,完善环保数据云计算和自动分析,从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应用层完善环保物联网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建立生态环保地理信息系统;深化重污染天气预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预警,推进重点企业和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网络。

()大力实施全民健康科技应用示范

深入推进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休闲养生等大健康产业,面向垫江卫生健康发展需求,推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引进培育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加快智慧医疗建设,推动县人民医院等创建智慧医院

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建立区域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应急应对能力。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疾病治疗、康复养老等方面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围绕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加快推广一批适宜技术。大力促进科研平台建设,重点推动县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壮大,支持县人民医院建设标准化医学研究实验室,支持县中医院建设中医研究所。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构建跨区域医疗联合体。设立专门面向流行病防控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科研项目,探索设立自主创新的临床研究项目。加强临床科研队伍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卫生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发挥中医先进工作县优势,加强中医药领域对外合作,促进县中医院与市中医院、市中药研究院合作。积极组织实施市级重点学科申报及建设工作,推动针灸科、心内科、骨科等特色优势专科快速发展,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重点(特色)专科12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68个,市级名科1个。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加快发展智慧医疗,建设大健康数据中心,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高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评估研判和预防控制能力。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和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发展以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人口健康和医院信息共享平台,支持开发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和数字医院系统,实现个人健康智能服务,开展家庭医生、预约诊疗和智能咨询等服务。加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构建互联网+医疗县乡联动网络。探索试点互联网+”平台推进居家健康养老,通过健康一体机联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系统实现养老人群健康实时监测。完善食品药品公众信息服务,集信息查询、投诉举报、食药追溯、宣传预警、知识培训等功能,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智能即时推送信息服务,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智慧医院建设。

专栏7:全民健康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1. 垫江县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依托垫江县人民医院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研究孕期炎症增强子代脑损伤易感性及机制。

2. 垫江县集约化智慧中药房建设:依托垫江县中医院工业园区制剂室建设覆盖全县卫生系统的集约化智慧中药房,提供线上审方、中药调剂、中药特色加工及送药到家的集约化服务。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县及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提供示范,后期可望全国推广。

3. 牡丹花香溶液及牡丹咂酒研究:依托垫江县人民医院和垫江县永安梅咂酒厂,以垫江地区药用牡丹的花瓣为原料,制备一种独具牡丹花香的溶液;将药用牡丹花粉与咂酒的发酵结合起来,再辅以牡丹花香溶液,制备出具有垫江特色的牡丹咂酒。

4. 石斛牡蛎糖片的研发:依托重庆侨东美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石斛牡蛎糖片的研发,利用发明专利研究石斛、牡蛎制剂,组建石斛牡蛎糖片制剂工艺生产线,开发保健新产品1-2个。

5. 垫江牡丹的“品、质、性、效、用”一体化研究药学实验室建设:依托垫江县中医院开展垫江县道地药材牡丹皮的品种选育、质量标准提升、道地性阐释、药效药理研究等工作,结合医院临床基础平台开展牡丹皮的临床使用、新产品开发,促进牡丹经济与产业化发展。

三、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更多运用普惠性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办法,优化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办理流程。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作为研发准备金。对具有发明专利的市级重大新产品,补助时间延长至三年。加大研究机构建设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并给予一定奖励。积极探索项目配套、创业投资、跟进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以奖代补、技术创新补助等多种形式的投入方式,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活动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5%,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着力育创新企业

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环境服务四措并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引进创新企业。推动全产业全场景招商,依托高新区大力引育高新产业集群,依托东部新区、软件园,重点招引现代服务业创新企业,依托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和农文旅融合功能区生态优势精心招引休闲旅游康养创新企业。

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采取创业辅导、项目支持、创业投资引导等方式,提供分层次、分类别培育和精准服务,支持发展一批前景好、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企业。引导鼓励工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研发和服务机构,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25年,力争全县科技型企业达到350家。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将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备案管理,依托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平台,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强化龙头企业创新引领,支持龙头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科研攻关、加速新技术应用和标准制定修订,引导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共享创新资源,建设面向产业链的开放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2025年,力争全县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加快培育高成长科技企业。建立高成长科技企业基础体系,引导区域内高成长科技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市级研发创新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承担参与市级、县级重点科技项目,支持发展一批前景好、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项目资金向高成长科技企业倾斜,支持高成长科技企业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发展战略和内部组织结构,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加快转型升级。整合全县检测资源,开展产品质量追溯示范。构建质量分析数据库,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整合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为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企业优化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等体系,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动力的新业态。强化内控管理,建立科学的管控体系,防范经营风险,紧抓对标创新,实行管理改造、盈利能力再造、高端一流打造工作,走对标、转型、升级之路,推进企业管理向现代化企业迈进。

专栏8:企业管理科技应用示范

开展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DA(电子设计自动化)、RP(快速成型)、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逆向工程等数字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展面向制造业领域的ERP(企业资源计划)、面向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面向中小企业以财会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等系统的集成应用;开展基于国产NC(网络计算机)、RFID(无线射频识别)、与ERP应用集成的企业移动商务 (M-Business)及BI(商务智能)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推进知识产权、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为统领,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整体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支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促进企业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融合发展。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工作,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转化运用好、市场前景广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

大力实施名品、名企、名家工程和十百千品牌培育工程,加强品牌企业资源库建设。研究制定企业品牌创建奖励办法,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形成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市级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各类技术标准。2025年,全县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5个、市级著名商标10件,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主导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5项以上。

专栏9:知识产权、质量标准和品牌计划

1. 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引导第三方机构入驻垫江高新区(工业园区),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系统化解决方案,为政府、企业提供咨询、统计、分析服务等工作。

2. 加快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培育。以县内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的贯彻工作,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知识产权的协同运用。

3. 农产品品牌培育: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基础,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垫江晚柚”“垫江好礼”等重庆品牌农产品。

四、加快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推进研发平台建设

按照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思路,大力培育发展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科研平台,形成金字塔型科研平台体系。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采取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方式,以股份制、会员制等多种模式组建一批企业性质、实体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大力提升我县重点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出台专项措施,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来垫江县建设研发分支机构或迁入研发总部构建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县内科研院所和企业引进知名研发机构联合共建法人化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现有研发机构通过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其技术成果升级创建新型研发机构。2025年,力争全县新型研发机构达3家以上。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支持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数字产业等产业领域企业牵头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提高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我县企业研发平台建设走在渝东北城镇群前列。支持我县企业在外建立的研发机构回流,加大与天圣制药、国瑞控股等企业对接,力争企业在外建立的研发机构回流,或在垫江建设研发分支机构。力争到2025年,全县力争新增市级创新平台5个以上。

专栏10:重点创新平台建设

1. 重点实验室: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依托县内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力争建立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数字产业等市级重点实验室。

2. 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建设引进一批信息技术研究院、数字产业发展研究院、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推动渝东北地区数字农业和农业智能化发展,推动猪八戒公司在垫江县建设“乡村振兴研究院分院”,依托猪八戒网平台优势,在规划设计、文旅农行业、企业等方面融入垫江乡村振兴工作。

3. 企业研发平台:鼓励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及分支机构,提高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支持我县企业在外建立的研发机构回流,或在垫江建设研发分支机构;引进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垫江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数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4. 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垫江高新区(工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引导县内企业研发中心和引进县内外研发机构入驻,形成大中小研发机构协同、上中下产业链研发联动的开放式研发模式,共享研发资源和成果。

()大力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加快建设渝东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接基地,搭建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采取市场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等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委托检测及研发、共性技术攻关、技术咨询等服务。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其围绕产业需求构建产品+内容+服务+平台的产业开放创新平台,建立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代理、产权交易、技术转移、科技咨询、法律、财税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其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完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等功能,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最优质的科技、金融、产业服务。到2025年,力争全县科技服务平台达到50个以上。

积极培育众创空间。积极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重点支持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数字产业行业骨干企业围绕产业发展,牵头打造一批专业化品牌众创空间,积极探索以产业链服务为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合作与共享的发展新模式。培育壮大企业内部众创,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平台化,积极培育内部创客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建立与市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推动县内市级众创空间升级发展,新建一批以科技人员为核心、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不断拓宽投融资服务渠道,引导组织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路演、创业分享、投融资服务等,与重庆市各类创新平台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创新要素流动。

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和生产空间,满足企业对发展空间、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力资源、技术合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求,促进高成长科技企业留在园区;对孵化器内企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化孵化服务;推动具有高成长科技企业进入加速器更快成长,从而在一个体系内将各类资源和服务有效集成,形成适应科技企业发展的完整生态系统,完成企业到产业的培育。建设专业化品牌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有平台、有创投、有培训、有路演、有导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积极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全县科技企业、科技人才、专利成果、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科技管理等资源,与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覆盖全域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体系,为全县企业提供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技信息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专栏11:科技服务平台培育计划

1. 科创园(科创中心):高标准建设园区“科创园”,引进培育一批中介服务机构,集科技管理、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电子商务、科技培训、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科技信息交流等于一体专业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基地。

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主导产业技需求,由龙头企业牵头,与产业链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引导企业科研方向,孵化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对企业发展全链条调控、服务,形成市场化经济转型升级的螺旋式迭代。

3. 众创空间:构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重点支持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数字产业等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行业性众创空间。

4. 孵化器:依托垫江高新区科创园,引进专业的创新平台孵化机构运营,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和生产空间,满足企业对发展空间、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力资源、技术合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求,促进高成长科技企业留在垫江县;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实验室租赁、中试、加工、测试、标准和专利等硬件设施和支撑性服务,加速助推企业发展。

5. 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提供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发布、科技成果评估、科技成果登记、技术交易、技术经济等科技成果服务。建设科技成果数据库,深入发掘本地科技成果及科技需求信息。

6. 科技中介: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工业设计、科技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与质量。

7.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对接全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导航专利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在垫江县建设线下服务分中心(工作站),实现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8. 特派员信息管理平台:深化拓展搭建垫江特派员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特派员基本信息更新、工作任务追溯、服务质量评价和绩效考核分析等精细管理,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农业科技信息检索和传播共享、特派员线上线下服务、农户自助技术诊断、远程技术诊断和培训等功能,为农业农村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科技服务。展示科技特派员、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等农业农村科技工作成效,总结经验,宣传典型。

9. 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面向主导产业,在重点科研企业、园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实现高端科技资源、创新成果与垫江县经济科技发展深度对接。

10. 组建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县内龙头企业,推动建立智能装备研发创新联盟、汽摩零部件研发创新联盟。

五、加快建设科技示范园区

()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推动垫江高新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外溢,主动融入两长涪垫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积极对接主城区产业链供应链,围绕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医药健康数字产业4+1”产业集群,构筑完整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千亿工业承载地。大力培育提质存量企业,建成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形成垫江高新产业集群。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联合渝长广经济协作区共同培育科技项目、孵化科技企业,优化科技创新区域布局,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集聚。推进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实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建成桂阳太平澄溪15公里高新产业大道,完善内部道路及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打造50平方公里产业承载空间。加快完善服务功能,深化管理和审批服务体制改革,实现招商引资重大突破,建设高新区产业PPP项目,新增园区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集中度提升至8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创新高新区管理、招商、审批模式,整合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政策资源,建立高效运转的管理平台。增强高新区统筹功能,优化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积极争取布局特色化工园加快重庆高新区·垫江产业合作示范园建设,建成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要承接地。2023年,完成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认促建试点任务,接续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围绕“3+2”农业产业,依托双十双百工程,以农业先进技术的集成和成果转化为支撑,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升级改造,带动种、养殖农户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强化园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和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构建科技集成创新的平台,逐步实现园区的农业科技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创业服务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科普功能、生态功能,带动垫江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经过3年左右的建设,园区逐步建成“1+3”(种业+特经作物、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创建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加快建设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域数字经济示范区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积极引进中科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内外企业在垫江设立研究机构或分支机构,开展大数据智能、自适应感知、混合增强智能、智能控制与优化决策等领域技术研究,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孵化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项目,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转移转化。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三大运营商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服务,有序提升城市公共充电设施覆盖能力,强化公共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平台。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和社会发展,提升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能力,提升人工智能促进县域社会现代化治理的能力。深度挖掘城市场景,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政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政用新模式,大力推改革强治理,打造政府智能服务平台。探索人工智能+商用新模式,聚力调结构兴产业,建立智能工厂、智慧商务、智慧物流、智能金融、数字乡村、智慧文旅示范场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商用的新发展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民用新模式,倾力惠民生增福祉,促进人工智能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

专栏12:创建科技示范园区

1. 垫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聚焦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和数字产业,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引导科技金融入园进企,完善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到2023年,完成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认促建”试点任务,接续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25年,推动园区新增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集中度提升至8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总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3%;有研发活动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力争创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垫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力争到2025年打造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3. 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域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全域性普惠型工业互联网、数字普惠金融、城市治理大数据等行业的应用,到2025年建成成渝地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全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先行地,培育20家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带动效应显著的数字产业龙头企业,25家“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50家高新技术企业。营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力争全县数字产业突破50亿元规模。

六、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吸引科技创新人才

坚持把引进外来人才尤其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注重高精尖导向,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广泛的宣传网络,积极利用师生传承、同窗同事、国际会议、来访互访等各种资源和渠道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针对县内重点产业,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强化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建设集聚高端人才,促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向科技创新团队倾斜,推动我县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上实现突破。把高端候鸟型人才引入企业,充分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与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结合,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重大项目研发、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引进一批与县内主导产业相关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注重培养本土人才

整合现有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各领域各部门相互衔接、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体系。建设各类专家工作室(),重点培养领军人才、行业产业骨干人才和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制订完善人才扶持与激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技术领军人才给予创新贡献奖励。依据产业发展定位,加强专业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培育对接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促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向科技创新团队倾斜。探索建立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把提高人才创新素质作为企业创新的立足点,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共赢,促使企业成为优秀人才资源洼地

()鼓励人才创新创业

推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县内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到我县创业。鼓励各类平台接受高校大学生开展实习、创业实训等活动。充分利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为各类创客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空间。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有别于传统信贷的运营模式和考核体系。依托3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大力度推动乡情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搭建垫江籍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搭建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创新培训体系、返乡创业项目库等平台,健全税费优惠、财政扶持、金融服务、创业用地、安家助学保障、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为在外人才投身家乡建设营造优良环境。依托异地商会,海外联谊会等平台,实施雁归工程、专家学者返乡服务、引凤还巢报效家乡等行动,用真情、亲情、乡情,呼吁垫江籍在外人才积极投身家乡的建设事业。

()培育创新型企业家

实施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联合成渝双城经济圈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合本县产业特点、企业家自身需求,分级分类对注册地在垫江县,成长性好、管理规范、创新能力强,拥有较为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和明确的发展目标,主营业务符合我县鼓励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轮训,在项目申报、团队建设、产业对接、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培养10名以上创新型企业家。采取专题培训、创新论坛、互动交流、导师绑带等方式,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培育3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组织企业家赴沿海发达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以及境外进行学习交流和考察洽谈等活动,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拓和参与国际竞争等综合能力。建立企业培育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搭建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有效对接、优胜劣汰、合理流动的市场平台。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措施。

专栏13:创新人才聚集工程

1.高层次人聚集工程。建立健全人才需求信息库,大力举办高端人才招聘、人才需求对接等活动,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带资金、带项目、带专利、带技术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加紧引进和培养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医药健康和数字产业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紧缺专业人才,加快形成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2.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程。加强企业与重庆大学、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训一批符合我县产业需求的实用技能人才。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企业家。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型人才。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培育一批专业创业辅导师,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或组成辅导团队。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服务大众创业的开放创新平台,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

第四章  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一、推进科技体制与机制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关于科技创新的文件精神,围绕支持全县创新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构建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管理体系。强化科技宏观统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形成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创新体系,为广大市场主体和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改革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完善科研项目生成和分类实施机制,探索开展揭榜挂帅”“博士直通车等项目新型组织方式,围绕垫江县主导产业实施一批主导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产业联盟,扩大科技专家、企业家人才库,建设多层次、高水平科技智库,提高科技创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持续提高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建立优先投入和稳步增长机制。完善科技投入激励政策,实施分类分档奖励,落实制造业企业税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支持研发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比例。探索科技创新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分类投资投入,推动科技资本、金融资本有效转化,畅通资金活水流入科技创新的渠道。主动对接国家级、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积极争取中央和市级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加强财税金融政策联动,坚持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优先保障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要项目的实施。鼓励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公共服务购买力度。建立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政策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加大对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资金支持。2025年,确保县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力争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0%

三、强化科技金融支撑

建立健全与科技创新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对全县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金融服务。推进国家级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建立科技型企业政银企融资机制,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垫易贷等金融产口,提升线上申请、审批和放贷质效,促进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探索建立垫江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依法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鼓励保险公司发展科技保险,引导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保险机构等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形成覆盖种子期投资、创业投资的科技金融体系。积极对接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贯彻落实对提供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和为质押贷款提供担保或者保险的公司,以及在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的有关扶持引导政策和奖励政策,推动科技型企业利用股权交易中心、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和重庆OTC科技创新板进行融资。扩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等规模,探索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达到3亿元。

四、构建开放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引领作用,突出科创园科技元素支撑,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创新网络,借力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用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长垫梁绿色经济走廊等区域开放平台,共同实施科技项目、孵化科技企业。深度融入重庆高新区、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加快重庆高新区·垫江产业合作示范园建设。对接长寿高新区、梁平高新区和广安、邻水、达州大竹等省级高新区,探索构建区域政策一体化机制,探索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围绕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引导加强与市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体系深度融合。

五、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实施科普进街道、进小区、进产业园区等行动计划,支持全县街道社区利用各类科技科普设施积极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积极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养成行动,努力提高全县全民科学素质。聚焦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创新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等科技科普主题宣传和科普政策宣传等群众性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加强科普基础设施的系统布局,积极创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和市级特色科普基地,大力培育县级科普基地。构建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普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各行业领域科普专家库,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科普能力,建立全县应急科普联动机制。支持科普研发创作,丰富科普产品供给,发展科普产业。到2025年,力争创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以上。

专栏14:全民科普行动计划

1. 推进科普宣传阵地建设:依托县内现有的教学基地、科研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中小学等场所,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科普基地建设的规章制度,加强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科普宣传载体。重点推进科技馆建设,立足本地悠久历史文化,融入科技、创意、时尚等现代元素,通过形象生动、互动参与、亲身体验的展示手段,启迪观众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观念,提高公众整体科学素质。

2. 举办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推动科普工作进社区、进农村,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实施“中小学科普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对中小学科技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活动。

3.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专家企业面对面”“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动员组织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创业团队积极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并以创业辅导、路演实战、融资对接会等活动帮助垫江县项目在重庆赛区和全国创业大赛上展示。

六、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倡导百家争鸣、尊重科学家个性的学术文化,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奖励力度,大力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氛围,对单位和个人在创新活动中勤勉尽责但未达成预期目标的,不做负面评价。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职责明确、高效协同的科研诚信体系,打造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科研诚信行为,引导科技工作者恪守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建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制度。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宣传改革经验、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统筹领导,建立健全县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研究推进全县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安排、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建立全县科技创新联席会议机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设立科技咨询委员会,推动各级各单位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重点、形成合力、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创新发展的能力水平,善于调动各类创新要素,发挥各方主动性创造性,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强化规划落地

充分发挥县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统筹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建立市科技局与垫江县政府会商机制,积极融入全市创新发展大局,争取更大发展机会。强化科技发展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抓好重点任务分解和落实。建立县级部门、街镇、园区科技协同机制,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三、完善诚信监督评价机制

完善科技监督运行管理机制,加强科技监督工作的统筹协同,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并举的监督管理闭环。成立垫江县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专家委员会,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坚持制度规范和道德自律并举原则,构建集教育、自律、监督、惩治于一体的科研诚信体系。

建立规划指标统计监测制度,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责任考核机制,优化考核奖励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相关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奖补兑现、财政科技经费配置的重要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