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问答库
返回主站
繁體版
无障碍
搜索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政策咨询问答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咨询问答库
常见政策问答
筛选:
全部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县教育委员会
县科学技术局
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县公安局
县民政局
县司法局
县财政局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县生态环境局
县交通运输委员会
县水利局
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县商务委员会
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县应急管理局
县审计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县统计局
县医疗保障局
县林业局
县税务局
查看全部
问
【儿童关爱】如何申请办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
答
社会散居孤儿申报程序:监护人申请。由孤儿监护人填写《重庆市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申请审批表》,报送孤儿现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除提供孤儿的户口、监护人全家户口复印件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监护人确认书等基础材料外,必须验证和复印一式两份以下材料:公安机关出具的孤儿父母死亡户口本销户页或证明,或医院出具的父母死亡证明,或殡仪...
问
【儿童关爱】哪类儿童属于孤儿?
答
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孤儿。从2023年9月1日起,机构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1582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05元; 社会散居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1382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405元。政策原文: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财政局 关于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制度的通知(渝民发〔2010〕184号)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
问
【特困供养救助】特困人员在什么情况下终止救助供养?
答
(1)死亡、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2)具备或恢复劳动能力或者年满16周岁且具有劳动能力;(3)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4)收入和财产状况不再符合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规定的条件;(5)法定义务人具有了履行义务能力或者新增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法定义务人。(6)自愿申请退出救助供养。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满18周岁后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
问
【特困供养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形式有哪些?
答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形式分为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分散供养;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对需要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就近安排到供养服务机构,并由供养服务机构与入住特困人员签订供养服务协议。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可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其亲友...
问
【特困供养救助】特困救助供养办理流程有哪些?
答
申请。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书面说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
问
【特困供养救助】申请特困救助供养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的书面声明,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残疾人应当提供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申请人极其法定义务人应当履行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手续。政策原文:民政部关于印发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民发〔2021〕43号)
问
【特困供养救助】法定义务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定为无履行义务能力?
答
(1)特困人员;(2)60周岁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4)重度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5)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
问
【特困供养救助】哪些人可以认定为无生活来源?
答
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无生活来源。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不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优待抚恤金、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政策原文:民政部关于印发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民发〔2021〕43号)
问
【特困供养救助】哪些人可以认定为无劳动能力?
答
(1)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3)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政策原文:民政部关于印发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民发〔2021〕43号)
问
【社会救助】临时救助的方式有哪些?
答
对符合条件的临时救助对象,可采取以下救助方式:发放救助金。全面推行临时救助金社会化发放,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将临时救助金直接支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确保救助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必要时,可直接发放现金。发放实物。根据临时救助标准和救助对象基本生活需要,可采取发放衣物、食品、饮用水以及提供临时住所等方式予以救助。符合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
问
【社会救助】临时救助的流程有哪些?
答
(1)申请受理。依申请受理。凡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均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委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以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对于申请人具有本地户籍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对于申请人属非本地户籍人员,持有当地居住证或未持有当地居住证、但在当地实际居...
问
【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对象分为哪几类?
答
根据家庭收入状况和自救能力,救助对象分为四类:A类: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B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C类: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2倍(含2倍)的低收入家庭或个人;D类:其他家庭或个人。临时救助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其他社会救助制度保障水平,根据救助对象实际困难类型、困难...
问
【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对象有哪些?
答
临时救助是指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1)家庭对象。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难以维持的家庭;因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医疗费...
问
【社会救助】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无时间期限?
答
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核查期内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变化的,不再调整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度。政策原文: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核确认办法》的通知(渝民〔2023〕3号)
问
【社会救助】家庭收入包括哪些收入?
答
家庭收入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获得的全部现金及实物收入。家庭月人均收入,按照申请人家庭月收入总额除以核定的家庭人口数确定。家庭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政策原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认定办法(修订)的通知(渝府办发〔2022〕128号)
问
【社会救助】家庭消费支出水平超过哪些情形的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答
(一)3年内修建自有住房、按揭或全款购买商品房(不含因灾重建、排危、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房屋等唯一住房)或高标准装修住房;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除外。(二)有非公派出国留学、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阶段交纳超过低保标准12倍(含)以上学费(每人每年)在民办学校读书的。(三)近1年内自费出国旅游的。(四)自费购买商业保险,每人每年交纳保险费用在低...
问
【社会救助】家庭财产状况超过哪些情形的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答
(一)银行存款、证券、基金、商业保险、债权、互联网金融资产等人均总值,超过全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4倍;(二)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不含C、D级危房),且人均拥有建筑面积超过最低住房保障标准3倍;(三)拥有出租或自营的商业门面、店铺;(四)拥有机动车辆(享受燃油补贴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普通两轮摩托车除外)、船舶、工程机械以及大型农机具等;(五)主动放弃合法收...
问
【科技】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可以享受那些最新的政策
答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8〕9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政策摘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
问
【文化体育】垫江县全民健身中心有哪些运动项目,要收费吗,什么时候开放?
答
垫江县全民健身中心三楼为乒乓球馆、四楼为羽毛球馆,都是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免费开放时段为工作日8:30至11:30;低收费时段:14:30至17:30,19:00至22:00。
问
【文化体育】垫江县体育场和垫江县体育馆要收费吗?开放时间?
答
垫江县体育场全天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5:30至21:30;垫江县体育馆工作日白天免费开放,开放时间8:00至18:00。
问
【文化体育】县体校面向青少年儿童开展的培训项目有哪些? 训练对象的年龄有什么要求?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训练?
答
县体校常年开展的训练项目有: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网球、击剑、棋类、武术9个项目。训练对象为4-17岁。报名后,学生课余时间均可到县体育馆参加训练。
问
【文化体育】县公共文化馆场馆如何预约使用?
答
线上通过手机关注“垫江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场馆预约。线下到垫江县文化馆(桂西大道北段1号体育馆旁)三楼办公室进行场馆预约。
问
【文化】电子图书是通过哪些渠道进行阅读的?
答
电子图书有三个渠道可以阅读。一是通过县图书馆内电子图书阅读机手机扫码阅读;二是到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阅读;三是关注垫江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线上免费阅读。
问
【文化】县公共图书馆借书卡如何办理及怎么收费?
答
借书卡办理程序:需持本人身份证在总馆服务台及分馆自助办证机上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
问
【文化】县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时间及闭馆时间?
答
垫江县图书馆总馆开放时间:8:00-18:00,(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除了每周星期四12:00-18:30闭馆,全馆业务学习、内务整理、系统及设备维护。体育场直属分馆开放时间:8:00-22:00(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文毕社区东城国际分馆开放时间:8:00-21:00(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